連續幾天,每天都固定時間直播,要么陪打游戲要么陪聊天,難道不用上課嗎?”跳舞的尺度越來越大,甚至穿著裸露、時不時做出一些性感大膽的動作。據法治日報報道,不少博主假冒“女大學生”在網上直播,打擦邊球表演低俗內容的不在少數。
大學生每天學習任務不輕,還有很多社團活動,哪來那么多時間直播?據報道,有的主播標注自己為在校學生,卻連有關學校最基本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下午明明有在校師生都要參加的重要活動,主播先說要上課,到了點,又說不想上課了,陪打游戲兼職賺錢,還稱只要刷禮物就能表演所謂的舞蹈。說白了,這些主播壓根不是在校大學生,因為平臺上主播的個人學校信息可以隨意修改,想填哪個學校填哪個,根本沒有可信力。身份造假、低級無聊的主播泛濫,既損害大學生群體形象,是對女大學生的污名化,也讓本就名聲不佳的直播行業再添槽點。
冒充女大學生直播,當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無非是以為女大學生的標簽更能獲取流量,便于撈金。假冒女大學生身份,編幾個身世凄慘的故事,配以可憐兮兮的表情和語氣,很容易讓一些觀眾心軟掏錢。言語挑逗和擦邊內容,則可以滿足部分網友的惡趣味,從而獲得打賞。身份是假的,騙錢是真的。
仿真號主播大量涌現,離不開網紅孵化機構在背后推波助瀾。據報道,不少直播賬號明面上是個人運作,實則背后都有公司。機構表示可以打上“女大學生”的標簽,以獲得更高的關注,也便于機構幫助推送。明目張膽地造假,流水線式的招募推送令人震驚。
表演要有底線,直播要講規矩。中央網信辦明確規定,禁止利用大學生名義制作傳播軟色情信息,進行低俗營銷;禁止刻意展示帶有性暗示或性挑逗的動作,發布軟色情、擦邊、泛黃內容。遺憾的是,從實際情況看,還是有不少主播置規定于不顧,毫無顧忌地競相效仿。別以為這樣就能逃過法眼,已有冒充女大學生直播行騙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維護大學生的聲譽,保障直播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把那些“女主播”一個個踢出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