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零跑汽車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零跑汽車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4.86億元,同比增長141.7%,環比下滑33.9%;凈虧損為10.13億元,去年同期為11.33億元,上一季度則為9.55億元。
零跑汽車方面解釋稱,營收環比下滑是因為第一季度對全系車型進行改款升級,對原有車型的生產銷售進行了調整,同時疊加春節假期帶來的季節性影響。
直觀來看,零跑營收的同比和環比波動,和銷量確實有直接關系。2024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共交付新車3.34萬輛,同比增長217.9%,環比下降39.6%。

毛利率同樣受銷量下滑影響。2023年,零跑汽車的毛利率首次實現全年毛利率轉正。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再次跌回負數,為-1.4%,較2023年一季度的-7.8%有所改善,但不及2023年第四季度的6.7%,更不及市場端對零跑汽車今年一季度7.1%的毛利率預期。
銷量環比下滑,毛利率轉正為負
對于毛利率的變化,零跑汽車在財報中的解釋是,毛利率環比減少是因為2024年一季度對2023款全系車型的促銷,以及銷量下降導致的單車制造成本上升。
從財報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零跑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為11.81億元,去年同期為26.11億元,上一季度則為4.71億元。
而銷量的波動,也影響了零跑的單車成本。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的單車均價為10.4 萬元,環比去年增長了0.9萬元。但當期單車成本為10.6萬元,比2023年第四季度的8.9萬元提高了1.7萬元。成本增長額大于均價增長額,導致一季度毛利率轉負。

整體銷量規模出現環比下滑,也帶來了其他連鎖反應。今年第一季度經營現金流有所減少。截至2024年3月31日,零跑汽車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銀行定期存款結余為175.84億元,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減少了18億元。
此前,對于2024年,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對外公開的的目標是能夠實現5%-10%的毛利率,維持正向的經營性現金流,并希望2025年可以盈利。
2023年,零跑汽車共交付約14.4萬輛新車,今年的銷量目標則增加至25萬-30萬輛。2024年1-4月,零跑汽車共交付新車48415輛,這表明,距離至少25萬輛的銷量目標,還差超20萬輛的銷量,零跑需要在接下來的8個月內實現平均2.5萬輛的月銷量。
新車方面,零跑汽車已經先后推出了C10和C16,主要聚焦在10萬-20萬元新能源汽車市場。在4月的北京車展上,朱江明也表達過,零跑希望在20萬元以內價格區間,逐漸在用戶心中樹立鮮明形象。

但是,想要在10萬-20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市場出圈,現在來看并不容易。首先在銷量上,頭部的比亞迪就已經占據了10萬-20萬元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且還在持續發力。
對比而言,比亞迪在定價和毛利率等方面有絕對優勢。也是因為如此,在年初比亞迪發起的價格戰中,被沖擊的零跑只能被動降價,進而影響了毛利率等。
押注海外市場,但今年增量有限?
不過,零跑之所以對2025年預期實現盈利,重點還是押注了與Stellantis的合作,也就是“出海”。
去年10月,Stellantis集團斥資約15億歐元,獲得零跑約21%股權,成為其戰略投資方。今年5月14日,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正式成立,二者分別持股51%和49%。
從持股看,Stellantis集團占合資公司主導地位。官方信息也顯示,零跑國際總部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CEO是由來自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管理團隊的忻天舒擔任。
按照計劃,零跑國際將于2024年9月首先在歐洲9國試水銷售T03和C10,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在歐洲的銷售網點擴展至200家。同時,還計劃自今年第四季度起,進軍印度和亞太、中東和非洲以及南美市場。
車型方面,除了推出C10和T03兩款車型,未來三年,零跑國際還將陸續投放四款車,預計明年一季度投放代號為A12、A03的C類車,此后繼續推出代號為T05、T11的新車型。

不過,Stellantis集團全球CEO唐唯實此前透露,9月進軍歐洲市場的零跑車型,將仍以出口模式執行,而零跑國際是否會在歐洲實現本土化生產,目前尚未敲定。
財報數據顯示,零跑第一季度交付量為3.34萬輛,同比增加217.9%。通過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零跑汽車確實可以更快速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和銷售渠道,拓展海外業務。但目前海外市場人人趨之若鶩,尤其是在歐洲市場,僅來自國內品牌的競爭已經不小。
并且,零跑國際9月才正式于歐洲試水銷售,這意味著,真正對銷量規模起作用只能是在四季度。至少今年海外市場的增量有限,零跑想要要實現年銷25萬-30萬輛的目標,仍然需要在國內市場實現增量。
按照零跑國際成立時朱江明接受采訪時透露的信息,零跑國際的目標是從9月開始,單月實現6000輛至10000輛的銷量預期。而唐唯實當時也表示,其給零跑國際團隊定下的KPI是,第一年要實現盈利。
新合資公司確實可以讓零跑在“出海”方面借力Stellantis,但在大集團Stellantis的主導之下,零跑也很難說沒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