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造車新勢力中”蔚小理“的其中一員,小鵬汽車近年來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2021年小鵬汽車全年交付量98155臺,2022年小鵬汽車全年交付量120757臺,而到了2023年小鵬汽車全年交付量141601臺。看似數據在增長,但是在如今新能源市場發展向好的時代,小鵬汽車已經掉出了新勢力第一梯隊。
連年虧損小鵬干了什么
2021年當時的小鵬汽車憑借著G3和P7兩大產品,在造車新勢力中一炮走紅,相比于當時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的售價,更加親民的小鵬汽車獲得了不錯的銷量,相較于2020年27041臺的交付量,同比增長263%,遠高于當時的蔚來、理想、哪吒、威馬和零跑。
2022年小鵬汽車雖然交付量增加不少,全年汽車銷售收入為248.4億元,同比增長23.9%。但是卻全年凈虧損91.4億元,同比增長88.1%。按照2022年小鵬汽車的銷量計算,平均每賣出一臺車就會賠7.6萬元。2023年,小鵬汽車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03.8億元,公司整體毛利率持續下滑至1.5%,其中汽車毛利率轉為負的1.6%。
這個時候大家就不能只看銷量數據了,要知道2023年14.16萬臺的銷量,可是小鵬旗下5款在售車型的總和。實際上單一車型的銷量在逐漸下滑,新上的小鵬G6和小鵬G9并沒有給小鵬汽車帶來喜人的銷量。
這時候肯定有人要問了,交付量連年增長,旗下5款在售車型,怎么越虧越多?首先是旗下新車并沒有間斷,包括今年最新上市的小鵬X9也是2023年期間研發的。新車研發,就意味著成本增加,這其中也包括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一些智能駕駛技術。另外大家應該也發現了,2022和2023年間,小鵬汽車的城市展廳越來越多,開店也意味著成本增加。最后就是庫存積壓,生產出的車需要及時銷售,隨著近幾年供應商的采購價格變化,汽車市場價格戰等市場壓力,導致生產出的新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現了貶值,因此毛利下降。
華為和小米入局改變了什么
對于如今的智能汽車領域,沖擊最大的應該就是華為和小米的入局,雖然華為官宣不造車,但是其在汽車領域里的技術研發速度相當的快。至于小米,我們暫且不說首款新車SU7的技術有多少是自研的,三年時間,一個全新品牌,一臺新車,可見科技公司造車的速度有多快。
在華為和小米入局汽車領域之前,小鵬汽車還在研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甚至還在P5這樣的緊湊級轎車上搭載了激光雷達。在華為和小米入局之后,高精地圖、激光雷達、視覺輔助等等智能駕駛輔助技術被推上風口浪尖。華為和小米在用大家預想不到的速度去刷新技術上限,推翻其它車企之前多年的論證,不斷依靠技術研發實力擴大產品賣點。
無論是資金儲備還是技術儲備,與華為和小米去比,小鵬汽車肯定還是有一些差距。而且大家也能看出來了,現在和華為進行技術合作的車企越來越多,這大大降低了自身研發成本,而且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去做,新車的車機系統和駕駛輔助系統,都能在產品競爭中獲得很大的優勢。至于小米和華為,對于他們來說,做好了智能領域,”冰箱彩電大沙發“供應商多的是,雷總也更是毫不客氣,SU7上市當天冰箱都直接開送了。
想重新”開號“的小鵬
在小米和華為帶來的市場沖擊下,”蔚小理“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愛打游戲的小伙伴,在遇到長時間等級和段位無法提升的情況下怎么辦?當然是開個新號重新開始。汽車領域里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意思,當然”開新號“實際上是推出一個新品牌,打出順應時代的口號,繼續發展。
建立新品牌的例子屢見不鮮,就拿最近來說,5月15日蔚來全新子品牌——ONVO樂道就正式對外公布。同時其首款車型L60也正式亮相,預售價21.99萬元。首先蔚來汽車主品牌的售價,其實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還是有些高的,出低價車又會導致品牌受到影響。失去性價比優勢脫離主銷市場,又意味著銷量影響。其次,像蔚來這樣上來就主打高端的品牌,面對著競爭激烈的市場,還是有些”騎虎難下“。
和蔚來的思路差不多,近日小鵬汽車旗下新品牌MONA首款車在小鵬肇慶工廠生產,試制車已下線,即將進入PT2階段。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透露:旗下全新品牌“MONA”的首款車型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上市,該品牌的首款車型將定位為緊湊型純電轎車,其價格將在15萬級別。將在今年6月發布更多信息,并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銷量將超過小米SU7。
MONA品牌寓意Made Of New AI,定位全球AI智駕汽車普及者,這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新的理念新的品牌。目前正好是AI盛行的時代,AI如今也已經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帶來了很多便利,也有很多在售車型如今已經搭載了AI大模型,其智能程度大家有目共睹。敢說出銷量即將超過小米SU7這樣的話,可見其AI智能程度一定要更加先進,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車機系統的應用,甚至會在智能駕駛上也應用AI技術。
MONA品牌的前身其實是滴滴造車項目”達芬奇“,去年 8 月,小鵬以約 54 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收購了這一造車項目。同時小鵬和滴滴也達成了連續兩年下限為10萬臺,上限為18萬臺的年銷量對賭協議。所以MONA未來不僅僅是一個面向消費者的汽車品牌,還會涉及到更多的商業合作,并且還會在商業合作中對相關技術進行學習和數據搜集與研發,不斷進化和優化產品。
車德鋼總結:
造成小鵬汽車今天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和華為與小米的入局有關,曾經智駕也是一大賣點的小鵬如今壓力巨大。以AI智駕為新的打開方式,重新建立新品牌,并把價格鎖定在10-15萬級別,可以說充滿誘惑力。在價格面前,更低的價格區間就意味著更低的購買門檻,更多的消費者就會考慮購買。但是面對著AI智駕這樣的新技術,完全打技術口號去賣車依然充滿風險,未來在續航和配置上沒有短板,才能獲得市場認可。
拉低售價區間,打出新的技術口號,完成對小米SU7的超越,同時證明AI智駕的實力。留給MONA的壓力真的不小,大家覺得小鵬這個破局思路真的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