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比賽墊底,但這名非洲選手在中國和家人團聚了
是誰拿了倒數第一還興高采烈宛若過節?正在進行的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中,南非攀巖選手特根·奧茨用笑容告訴你——“我能出場就是勝利。”而讓這名20歲的非洲姑娘更為開心的是,盡管離家萬里,她還在上海和自己的表哥團聚了。
5月17日,南非選手特根·奧茨在賽前準備。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奧茨是此次比賽中唯一參加了全部攀巖小項的選手,女子預賽賽場上屬她最忙,先是在兩項全能項目中經受了四條刁鉆攀石線路的考驗,第二天上午又要面對讓眾多好手爬到力竭的難度賽高墻,到了下午,她又站在了另一堵15米高的賽道前,在速度賽里連爬兩趟。
兩項全能和速度賽是巴黎奧運會攀巖項目的兩個小項,二者技術特點幾乎完全不同,很少有選手兼項。而且多比一場速度賽對奧茨沖擊奧運資格也沒什么實際幫助,她10秒98的成績在31名有成績的選手中排名倒數第一,和預賽第一足足差了4秒多,這基本意味著她在速度項目上已經和奧運資格無緣了。
5月17日,南非選手特根·奧茨(左)在女子速度攀巖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但從巖壁上下來,奧茨絲毫沒有沮喪,也看不出疲憊。談起原本練習兩項全能的她為什么要“費力不討好”地再多“上半天班”,奧茨露出了她標志性的笑容:“首要的原因肯定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攀巖的所有項目。另外我還想幫助非洲攀巖進步。”
速度攀巖的決賽階段通常需要16名選手進行兩兩對決的淘汰賽,奧茨說,由于非洲的攀巖運動員不多,所以在洲際比賽中,如果她多比一項速度賽,有時就意味著非洲能多擁有一次人數相對完整的速度決賽。“這對于非洲攀巖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在我的祖國南非,我們有著很棒的自然巖壁攀巖資源,但是競技攀巖還很落后。像很多人一樣,我想推廣這項美麗的運動。”
5月17日,南非選手特根·奧茨(右二)在賽后與對手相互致意。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成為攀巖運動員之前,奧茨練了十年的芭蕾舞。一次排練途中,她路過一家攀巖館,里面正在舉辦一場練習賽。她好奇地進去圍觀,隨之被巖友之間相互鼓勵的氛圍感染,當年年底便正式轉向了攀巖。2020年,她開始出現在國際賽場上,目前是非洲女子速度攀巖紀錄的保持者。不過,由于南非攀巖項目發展水平有限,她不得不獨自全球旅行,尋找高水平教練、場地,以及賽事。
特根·奧茨身穿芭蕾舞鞋服在攀巖巖壁上。受訪者供圖
而這次在上海的比賽,她不再孤單,因為自己的表哥理查德·沃德爾從北京專程來到上海,為她加油。
“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她攀巖,真是太為她驕傲了。”賽后,兄妹倆在喧鬧的人群中找到了彼此,沃德爾盛贊妹妹的表現比他想象得震撼許多,“我以前只看過一次她攀巖的照片,我沒想到現場看比賽,其實是有點嚇人的,而且我沒想到這項運動已經發展得如此專業,具有世界水準。所以,我為特根做到的一切感到驕傲。”
沃德爾已經在中國工作了六年半,在北京擔任一家國際幼兒園的園長,上次和妹妹見面還是一年半前在南非。這次比賽結束,他要帶妹妹去看看自己工作的國家。
5月17日,南非選手特根·奧茨與表哥在比賽現場合影。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攝
“我來過上海幾次,最喜歡外灘和濱江的風景,那里的天際線太美了。”他說。而這次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落戶上海,也讓他作為半個“東道主”感到自豪:“我為中國做到的一切感到驕傲。比賽非常國際化,應該說是我見過的最國際化的活動。”
除了酷炫的場館、潮流前沿的賽事,沃德爾最喜歡的還是在中國遇到的人。
“很多人和我主動打招呼,詢問我從哪里來,歡迎我來中國,盡管我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六年多。”他笑著說,“我日常工作和孩子們在一起,在這里也見到很多有活力的孩子。這是我第一次親身來到一項和奧運會有關的賽事現場,我非常享受這種熱情的氛圍。”
上海一聚后,兄妹倆又將分離。奧茨將馬不停蹄奔赴布達佩斯,備戰下一站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比賽中,有國際攀聯官員誤以為她的成績打破了非洲紀錄,奧茨笑著說:“不,我沒有。不過別擔心,我會在布達佩斯打破的。”
而沃德爾也有了新計劃:“特根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我覺得,我可以在我工作的幼兒園里建一堵攀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