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云板塊增長提速,營收超預期7億元,其中Azure云業務同比激增29%,結束連續七季度放緩;Office業務板塊穩中有升,其中Office 365增速提升3pct。
「AI 將如何重塑你的未來」,這是今年 Microsoft Build 大會的主題。
幾個小時前,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在微軟 Build 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告訴所有人:為什么是微軟,才能擁有如此宏大的野心——重塑所有人的未來。
過去一年,背靠 OpenAI 大模型優先使用權的微軟,用 Copilot 掀起了「副駕駛」風潮。人們使用軟件,不再只是點擊圖形界面(GUI)圖標找功能,而是通過與 AI 助手的對話,用自然語言開啟交互。通過 Copilot,全球最大的軟件廠商——微軟把 AI 生產力帶給使用 Microsoft 365、Teams、Github 等微軟全家桶用戶的面前;
同時,微軟面向所有開發者推出了做 Copilot 的工具棧——Copilot Stack,包括從底層算力到上層 AI 應用工具,讓開發者做出更多軟件的 Copilot 及其他 AI 應用,從而帶給用戶;
21 日的 Build 前瞻會上,微軟的嫡系硬件 Surface 成為 AI+PC 的排頭兵,踢掉英特爾、全力擁抱高通,微軟找到了 AI 時代「Wintel」組合的重要伙伴。
在這場為開發者舉辦的會上,納德拉主要向開發者介紹了 Copilot+PC 和 Copilot stack 的一系列更新,包括 Azure 云服務器、模型定制工具、模型商店、數據工具、AI 應用定制工具等各個層面的進展。
必不可少地,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同樣在大會現身,并呼吁開發者們把握住平臺變革的機遇。
值得玩味的是,去年的 Build 大會上,Altman 的出現讓納德拉或多或少表現出「受寵若驚」的神態;而今年的 Build 大會上,和 Altman 握手的是微軟的 CTO Kevin Scott——別誤會,OpenAI 對微軟依然很重要,GPT-4o 依然是最好的大模型產品,但對微軟來說,它和他都已不是唯一。
對于正在將由 AI 引發的新一代計算變革,逐漸拉回到「微軟敘事」上,納德拉和微軟已經掌握好了節奏。
1、從 Copilot 到 Team Copilot
相比于一年前,微軟對 Copilot 的解讀有了很大變化。
微軟副總裁 Charles Lamanna 在接受 The Verge 采訪時解釋道:「我們很快意識到,將 Copilot 限制為僅對話,極大地限制了 Copilot 目前的功能。」「如果你能讓你的 Copilot 更加主動,并且能夠在后臺執行自動化任務,而不是讓 Copilot 一直等著有人與它聊天,那會怎么樣呢?」
「2023 年微軟 Copilot 專注于搜索數據、總結內容并生成新內容,2024 年的 Copilot 將非常注重可定制。」
今天凌晨,微軟正式推出「Team Copilot」,將 Copilot 從幕后的 AI 問答助手輔,擴展為團隊新的重要成員。微軟官方博客概括了這一定義的轉變:「副駕駛正在從與你一起工作的副駕駛,演變為為你工作的副駕駛。」這些 Copilot 將由某些事件觸發,并使用企業自己的數據。
微軟的這一定義正是半年來 AI 圈火熱的智能體(agent)概念,后者可以智能地自主執行復雜任務。
微軟展示了新版 Copilot 與人群展開合作,不再是過去的一對一體驗。Team Copilot 智能副駕駛能夠在會議中擔任會議主持人,管理會議議程、跟蹤會議時間并記錄會議要點;也可以在聊天中作為協作者,提供重要信息、跟蹤行動項目并解決未決問題。它還可以擔任項目經理,幫助確保每個項目順利推進,并及時通知團隊進行輸入。微軟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預覽 Team Copilot。
微軟也允許企業和開發人員可以定制自己的 AI Copilot,像虛擬員工一樣工作、自動執行任務,比如能執行諸如監控電子郵件收件箱、自動執行員工任務或錄數據等任務。
相應地,微軟推出了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及其擴展工具,讓開發者能夠根據特定任務和功能,構建主動響應數據和事件的「智能副駕駛」,同時也允許客戶通過將其連接到新的數據源和應用程序來增強 Microsoft Copilot 智能副駕駛,從而擴展其功能。
基于這類新功能的「智能副駕駛」可通過記憶和知識了解上下文、推理操作和輸入,基于用戶反饋進行學習,并在不知道如何處理時尋求幫助,從而獨立管理復雜、長期運行的業務流程。微軟方面稱,現在從 IT 設備采購到銷售和服務的客戶接待,用戶都可以讓基于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構建的智能副駕駛為其工作。
而在消費端,微軟+高通的 AI+PC 組合,結合微軟的本地小模型,正在向終端 AI 的路上狂奔。
2、微軟正在讓 AI 進入現實
「我們正在經歷一次不同尋常的平臺浪潮。」微軟首席技術官兼 AI 執行副總裁 Kevin Scott 在 Build 開發者大會上如此稱。
這個所謂的平臺浪潮,或許將從微軟的小模型、OpenAI 的大模型以及其他一系列 AI 模型開始,以 Azure 云計算作為管道,以微軟的 AI PC 作為終端載體,延伸至所有 PC 廠商的 Windows 設備。
首先,微軟 Azure AI 的一大產品是「模型即服務」。在 Build 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布,OpenAI 前幾天發布的 GPT-4o 現可在 Azure AI Studio 中使用,也可作為 API 使用,這一多模態模型集成了文本、圖像和音頻處理。
同時,微軟開發的 AI 小語言模型(SLMs)Phi-3 系列,也發布了一款新的多模態模型——Phi-3-vision,有 42 億參數,能夠輸入圖像和文本,并接收文本回復。例如,用戶可以就圖表提出問題,或就特定圖像提出開放式問題。
Phi-3 家族的「小模型」主要為有限計算資源和低延遲場景的生成型 AI 應用程序提供支持,可以在 Azure AI 和 AI 模型開源社區 Hugging Face 上找到,用哪個取決于任務的復雜性和可用的計算資源,可以說是主打一個「性價比」。
這些模型可與微軟的 PC 終端結合,微軟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dows 上構建新的 AI 應用程序,為 PC 設備提供差異化的 AI 體驗。據稱,微軟現在有 40 多個 AI 模型在 Windows 11 上運行。微軟高管在 Build 大會上自信地稱,「Windows 是最開放的人工智能平臺」。
就在一天前,微軟推出了專為 AI 設計的新型 Windows PC,即 Copilot+ PC,可實現 40+ TOPS(每秒萬億次操作)。
微軟稱其「徹底重新構思了 PC 的整體架構,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從應用層到云端,將AI置于核心地位,標志著 Windows 平臺數十年來最重大的變革。」
新的架構將 CPU、GPU 以及 NPU 集成,可以連接到 Azure 云中運行的大語言模型(LLM)與小語言模型(SLM)。
據微軟稱,其「AI 工作負載性能提高了 20 倍」,與 MacBook Air 15 英寸對比,「持續多線程性能高出多達 58%」「本地視頻播放電池續航時間長 20%」。
在對 OpenAI 的利用上,按照微軟的說法,每臺 Copilot+ PC 都配有個人 AI 助手,鍵盤上將有新的 Copilot 鍵,在未來幾周內,用戶可以訪問包括 GPT-4o 在內的最新模型。
微軟新 PC 的 AI 功能還包括:可以用「Recall」功能找到并記住用戶在 PC 上看到的內容和做過的事情,以一條可以滾動瀏覽的時間線和各種快照呈現;可以用「Cocreator」在設備上直接生成和優化 AI 圖像;可以用「Live Captions」生成實時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