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數據,可能很多人會驚訝。國內的手機市場上,到底什么價位的機型賣得最好?一般情況下,越便宜的產品應該受眾越多,但根據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價格在3500元以上的旗艦級機型占整個中國市場出貨量的33%,而1499元以下的入門機型僅占比19%。由此我們可得出結論,目前旗艦手機的消費者應該比入門機要多得多。
那么買一款旗艦手機我們應該準備多少錢?這個主要得看各家廠商的定價策略。蘋果iPhone 15系列四款機型顯然都是旗艦級的產品,iPhone 15的發布價是5999元起,如今降價后則是4599元起;華為是國產廠商中高端化最為成功的,其最新的華為Mate60系列和Pura70系列的起售價格都來到了5499元,甚至比蘋果還高;OPPO、vivo、小米的情況各有不同,但基本上花個4000元左右就能買到起步版本;Redmi、iQOO、realme真我等廠商則更低,準備個3000元左右的資金就基本可以解決問題。
然而,這是目前的情況。根據CNMO了解到的信息,2025年的手機市場,或者從年底驍龍峰會結束后的新一波旗艦發布潮開始,普通消費者入手安卓旗艦機型的門檻可能會被顯著提高。
手機廠商們肯定是希望漲價的,但不會無緣無故地折騰消費者的錢包。年底這一波新機的價格調整,“鍋”可能還真輪不到它們背。
越來越貴的驍龍
之前有數碼博主整理了2016年之后驍龍移動平臺的價格,其中顯示,2016年的高通驍龍835價格為300元左右、2017年的的高通驍龍845價格為480元左右、2018年的高通驍龍855價格為550元左右、2019年的高通驍龍865價格為600元左右、2020年的高通驍龍888價格為1000元左右、2021年的高通驍龍870價格為630元左右、驍龍8 Gen 1為1200元左右、2022年的高通驍龍8 Gen 2為1160元左右、2023年的高通驍龍8 Gen 3為1400元左右。
雖然有一定的波動,但整體上驍龍移動平臺的價格是在穩步上漲的,這也說明了過去10年間安卓手機價格上漲的原因(2016年的小米6起售價2499元,2023年的小米14起售價格接近4000元)。而2025年可能會到來的漲價潮,一部分原因就出在高通的身上。
據外媒WCCFtech報導,一位爆料人士透露,高通驍龍新一代移動平臺SM8750(驍龍8 Gen 4)的成本預計將激增約25%,這主要歸因于臺積電采用的先進3nm工藝。該芯片將搭載全新的Oryon CPU和升級的神經處理單元,預示著顯著的性能提升。在基準測試和應用程序仿真中,配備相同CPU的Snapdragon X Elite已展現出色實力,甚至在性能上超越了蘋果的M3 MacBook Air。
從性能和工藝來看,驍龍8 Gen 4的漲價似乎有著充分的理由,手機廠商們要漲價應該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理解,最多是再苦一苦消費者的錢包。
廉價存儲不再
2023年,多家手機廠商都喊出了普及大內存和大存儲的口號。價格戰最為激烈的時候,16GB+1TB+驍龍7系移動平臺+1.5K高素質屏幕的手機能夠被賣到1600塊錢左右。部分旗艦機型開始提供24GB的超大運行內存,甚至還有廠商準備推出2TB手機的消息流傳,即便是Redmi Note、iQOO Neo等中端產品,也能夠選購到1TB的版本。這背后,是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存儲芯片價格的暴跌。
不過,從2023年5月開始,存儲芯片的進貨價格就開始止跌回升。2023年年中,調研機構CINNOResearch表示:“存儲器DRAM價格在原廠已都進入長時間的虧損衰退之下,已是有共識的再跌也跌不下去,三大原廠將合力拉動DRAM合約價。”2024年1月,三星電子、美光等存儲器大廠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將DRAM價格調漲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