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5月23日報道,特斯拉公司的戰略在其日前發布的《2023年影響力報告》中發生重大變化——不再提及到2030年時每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在2020年表示,特斯拉計劃在2030年銷售2000萬輛汽車,達到當前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銷量的兩倍。而在2021年和2022年的《影響力報告》中,特斯拉都重申了這一目標。
但近期隨著行業趨勢的變化,特斯拉似乎改變了策略,放棄了生產預計售價為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1萬元)的平價車型(或被命名為Model 2)的計劃,同時將自動駕駛技術視為其未來的主要增長來源。
特斯拉德國工廠Model Y生產線 圖片來源:路透社
日前,馬斯克在巴黎舉行的“Viva Technology”年度會議上通過視頻表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對特斯拉“意義非凡”,但他沒有回應有關特斯拉平價汽車發布的時間表。
路透社認為,這是該公司未來將重點轉移到自動駕駛而非電動汽車的又一跡象。 根據馬斯克此前透露的消息,該公司計劃在8月8日舉辦Robotaxi發布會。他還表示,選擇在8月8日發布是因為“8”在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字。
今年4月,路透社率先報道稱特斯拉擱置了其下一代平價汽車的開發,轉而支持Robotaxi。 對此馬斯克指責稱路透社“說謊”,稱特斯拉計劃最早在今年年底推出包括上述平價汽車在內的新車型,但公司不會建造新的生產線,而是計劃將目前的產品線用于生產新車。
但在持有特斯拉股份的Leverage Shares的高級研究員薩迪普·勞(Sandeep Rao)看來,特斯拉實現2030年目標的前提,是推出那款2.5萬美元的平價汽車。雖然該公司目前承諾在未來推出“更實惠”的車型,但這未必等同于那款2.5萬美元的車型。
特斯拉Model 2假想圖 圖片來源:CNBC
受到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放緩和競爭加劇影響,特斯拉汽車近一年來的市場表現出現明顯滑坡:2023年,特斯拉的銷售額增長了38%,低于50%的預期增長目標;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銷量出現了近4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并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約30%。
特斯拉2020-2024Q1交付量增長率 圖片來源:路透社
盡管馬斯克方面打算更多押注Robotaxi等自動駕駛技術,但就大環境而言,隨著越來越多自動駕駛故障的發生,自動駕駛技術的可靠性也屢遭業內外質疑,并引起各國監管部門的關注。
因旗下Robotaxi于去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拖拽一名行人致其受傷,今年1月,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被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在此之前,Cruise的自動駕駛車隊已經暫停運營。
另一家著名自動駕駛公司——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近期也被進行類似調查。今年2月,Waymo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接連發生兩起輕微碰撞事故。其后,該公司召回444輛自動駕駛汽車,稱由于軟件錯誤,可能導致自動駕駛汽車無法準確預測車輛運動。
5月初,NHTSA開始針對Waymo啟動調查,稱此前有22份報告顯示,其Robotaxi可能存在違反交通安全法的駕駛行為,另包括17起碰撞事故,可能會增加財產損失和人員受傷的風險。此外,許多事故都發生在“包括行人在內的其他道路使用者”附近。
對此Waymo曾表示,公司為其在數千萬英里自動駕駛里程上的表現和安全記錄感到驕傲。
不過在5月24日,NHTSA又致信Waymo,表示獲悉了另外9起自動駕駛事故,要求Waymo在6月11日之前回答有關這些事故的一系列問題,并提供所有事件的視頻。如果NHTSA認為Waymo的車輛存在安全隱患,則有可能進一步發起召回,從而引發外界對Waymo業績的擔憂。
有此前車之鑒,特斯拉即將發布的Robotaxi的可靠性,同樣會引發外界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