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一條“鯰魚”。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形態、迭代內卷的方向,大多是由特斯拉的定義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產品定義上最大的貢獻,其實只是冰箱彩電沙發。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竣工。這與中國新能源車行業爆發增長的時間點幾乎重合。換言之,特斯拉帶動了整個新能源供應鏈的發展。
但是如今這條“鯰魚”,正面臨一批中國品牌的“圍剿”。
特斯拉開啟全球大面積裁員,北美總部連超充團隊都全員解散,中國區裁員比例在20%-50%,甚至波及到與生產銷售密切相關的一線員工。馬斯克已經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過去特斯拉仗著強大的品牌力,在中國市場通過操縱價格的起伏,來實現逼單、促銷。
“功臣”朱曉彤回歸中國區后,特斯拉的終端銷售政策沒有做出明顯變化。朱曉彤回歸的第一件事不是拿出有力的銷售政策來提振市場,而是出席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正式開工。
這或許是特斯拉策略的一個轉變。在中國市場,特斯拉最終也會和其他海外品牌一樣,要在保量和保利潤之間做出選擇。
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一直處在92%的高位。最新的消息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今年4月產量同比下滑25%。下滑趨勢顯而易見。
特斯拉的銷量嚴重依賴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這兩款車型占據了特斯拉中國銷量的九成以上,也是細分市場的銷量榜首車型。中國絕大部分新能源品牌也都是將這兩款車型作為假想敵。
但是很多人都沒留意,2017年開始陸續交付的Model 3,其實已經是一臺有著6年歷史的老車了。Model 3在中國的銷量已經從過去的月銷數萬輛變成現在的月銷數千輛。今年4月,蔚來ET5/ET5T的月銷量達到6710輛,已經超過Model 3的5065輛。
同樣是在今年4月,Model Y銷量大跌44.5%,成為細分市場跌幅最大車型,連續15個月的絕對銷冠已經化為了泡影。這次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減產主要就是針對Model Y。
高端車型Model S和X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再有存在感,說明特斯拉的品牌力在高端市場已經喪失。更廉價的特斯拉Model 2被認為是特斯拉的“大招”,但在目前特斯拉全球裁員的背景下,Model 2的命運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內部消息透露,馬斯克已經放棄了Model 2的開發計劃。4680大圓柱電池樂觀估計也要等到2025年才有可能裝車。
除了FSD的入華預期以外,特斯拉目前在國內已經沒有技術牌可以打。但FSD對中國用戶的吸引力目前來看,遠不及國內新勢力品牌的智駕。
特斯拉的單車利潤率在20%以上,在中國這樣一個內卷的市場里,如果特斯拉愿意犧牲利潤,仍然可以換取回銷量。但如果不降價,特斯拉中國只能承受銷量的下滑。
其實從年初開始,業內就對特斯拉可能的降價有所預期。各家車企在做產品梯次和定價時,實際上都會有針對性的做出保留。但現在從工廠減產的動作來看,特斯拉選擇的是收縮保住利潤。
牌桌上最忌諱的就是被人看透了底牌。特斯拉現在無牌可打,后續沒有“大招”,這是送給中國品牌放心“圍剿”特斯拉的機會。
目前來看,20-25萬級別市場里,小米SU7、極氪007,甚至蔚來ET5都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它們在蠶食Model 3的市場份額。SUV方面,理想L6、比亞迪宋L、小鵬G6,以及即將登場的樂道L60、阿維塔07都是Model Y的對手。
最重要的是,大家已經篤定特斯拉拿不出有力的武器還擊,也不愿意和中國品牌一起卷。
這不是華山論劍,這是圍攻光明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