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豐田章男一直“唾棄”電動車,而他的繼任者佐藤恒治可不這么認為,力求各種動力系統的平衡。由于豐田的電動車在中、美等市場里并沒有很受待見,官方不得不調整現有的戰略,比方說推出更多的電動車,覆蓋更全的細分市場,還有就是將現有的車型進行電動化改造,漢蘭達將會是選擇之一。
豐田在新能源領域的起步非常早,而它的混合動力早已聞名世界,不過隨著動力系統的多元化以及消費者對燃油經濟性、駕控體驗的需求變化,豐田的油電混合并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于是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中,豐田逐漸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即使后來推出bZ4X、bZ3、卡羅拉雙擎E+、RAV4雙擎E+等,都是反響平平。
豐田公司新一任社長佐藤恒治走馬上任之后,對旗下車型的開發平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并且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bZ車型以及其它系列的電動車,而且新車型的續航和性能都會有更好的表現。
具體來看,豐田熱銷的車型有漢蘭達、RAV4、卡羅拉、凱美瑞等等,不排除未來這些車型都會有純電版本,而卡羅拉、RAV4現階段就已經提供插混車型,不過已經是舊款車型,而且純電續航里程不足以抗衡其他品牌(特別是自主品牌)的沖擊。
據知情人士透露,豐田很有可能將漢蘭達等熱銷車型進行電動化,還會推出同平臺生產的掛雷克薩斯標的車型。并且,豐田還會加大電動車的投資,力求燃油、油電混動、插混、燃料電池以及純電動等多個層面共同發展。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豐田在新能源領域并沒有很大的技術突破,比方在電池方面,豐田研究了固態電池已經有11年之久,而且去年對外宣布“取得標志性的突破”,不過最終“上車”時間表定在了2027年(小批量生產);如果要實現真正的量產,估計要到2030年前后了。
豐田所研發的固態電池,標準為:在常溫0.5C倍率下循環1500次,容量保持率為80%。而近日,中科院表示攻克了固態電池制作工藝的最后一道難關,他們所研制的高電壓、長壽命軟包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可以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實現1000次循環,容量保持92%。
N點評:起步早但進度緩,豐田高開低走的現象在車圈并不少見,在中國這樣的新能源銷量大國里賣不出去電動車,是該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怎么比亞迪、特斯拉等等車企能夠做到,豐田卻不行呢?是不是太過孤傲、不聽勸了?調整電動車戰略之后,新一任社長佐藤恒治能否帶領豐田重新回到新能源主賽道中來呢?我們先打上問號,有待時間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