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著它經歷過資本催熟,也熬過資本寒冬;獲益于若干新興行業的高速發展,也見證了諸多行業的戛然而止;更意味著,它經過了價格戰、扛住了定制化、拒絕了諸多誘惑,它重新認識了B端也重新認識了自己,最終,形成差異化的產品能力和專業化的服務能力。
“做C端產品,有點‘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覺。做B端就像滾雪球,你推一下,它走一點,你要一直努力,而且沒有大招。”這是網易云商總經理肖鈺妍8年來的體會。
肖鈺妍2006年加入網易,參與負責網易郵箱、VIP郵箱的產品搭建。2015年轉入to B領域,2016年作為核心創始團隊成員推出網易七魚智能客服產品,2020年,網易七魚升級為服務營銷一體化平臺網易云商,2023年網易云商推出客服行業大模型“商和”。
目前,網易云商已經與40萬家企業攜手,服務8億用戶,在線客服累計處理會話量103億,機器人累計咨詢接待量54.3億,機器人平均問題解決率90%。
8年來,肖鈺妍和網易云商一起,經歷了中國SaaS發展的火爆與冷清,也跨越了to C和to B的思維鴻溝,從信心滿滿到審慎克制,網易云商走出一條健康的發展曲線。“回過頭看,發現SaaS這事兒真的挺簡單,SaaS的核心是續費,續費方法就是找到正確的客戶,用足夠有穿透力的產品,完成客戶的價值交付。SaaS真的是最優美最健康的商業模式。”
在八周年之際,肖鈺妍和我們聊了聊互聯網大廠做to B的光環與心酸,以及中國SaaS踩過的風口與陷阱。
抓住那個風口
中國SaaS發軔之初,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外部資本熱捧,2014 年,國內企服領域投資事件達到 479 件,投資金額 243 億元,是前一年的 5 倍多。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成為共識,大廠爭相扶持to B業務,網易集團先后推出了網易云信(通信與視頻服務)、網易七魚(全智能云客服)、網易蜂巢(云計算基礎服務)和網易易盾(云安全)等云服務。
加之共享經濟大火、互聯網金融崛起,一時間資金、團隊、客戶諸多要素齊備。
在網易內部,肖鈺妍的主管阮良注意到一個痛切的業務需求——很多客戶使用網易云信(通信與視頻服務)的PaaS搭建客服系統,網易考拉、網易嚴選也有售后服務需求。當時肖鈺妍主管網易VIP郵箱,下轄數十人的客服團隊。她曾調侃自己“不是最懂客服行業的人,但是最懂客服的產品經理”。
我國客服行業也在經歷新一輪技術周期。在傳統電話客服軟件和PC端網頁在線客服之后,客服行業的云化、SaaS化成為新趨勢,SaaS化的智能客服有助于把人力從繁復的機械問答中解放出來,同時方便與營銷、辦公、產品研發等板塊進行云端協作。
2015年,網易智能客服項目立項,2016年網易七魚品牌推出。
現在想來那是比較順風順水的三年。七魚團隊調研了一千多家企業的網站和APP,研究其客服產品的形態與體驗,同時通過內外部研究,快速確立了響應度、滿意度、貢獻度三項核心指標。
準備打算大干一番時,網易集團內部提了一個戰略問題:在行業終局里,網易七魚處于什么位置?言下之意,如果不能做到數一數二,這個業務不做也罷。
內部經過多輪討論,網易七魚將核心差異化定位為AI,通過AI提升客服響應度,通過AI提升員工效率與客戶滿意度。在行業大打價格戰時,網易七魚也是靠狂點AI技能求生。“要是沒有AI,我們可能就成了大廠內部孵化失敗項目之一。”肖鈺妍認為。
肖鈺妍清楚地記得,因為內部一直重視精益運營,精打細算過日子,當時的網易七魚,有些產品模塊沒有別人推出得快,產品矩陣也不夠全。“但是我們AI做得好,做出來的每一個模塊都特別精,靠這種方式活下來了。”
現在肖鈺妍能笑著回憶當時的處境,“當時客戶的糾結點是,一個模塊很精但不全,一個模塊很全但比較平,有幾年是在這種比較焦灼的處境中度過的。”
但重注AI的效果也十分顯著。比如,九陽集團2021年業務暴漲,直接咨詢量上漲5倍,而客服人員只增加了兩個。
在勒緊腰帶的情況下,網易七魚還通過與客戶共創,相繼推出消費者調研、售前客服、共享服務中心等產品。當然,掛掉的新產品更多。
2020年,這些產品被組合成服務營銷一體化平臺網易云商。這時,依托AI的智能化服務已經自動解決90%以上的用戶問詢,而網易七魚也已經累計服務企業客戶規模已超過30萬,日均幫助企業接待咨詢量超1500萬次,為百萬級客服賬號提供安全穩定的服務保障。
定制化VS產品化
回想八年前剛開始做to B,肖鈺妍覺得憑借to C的產品迭代速度,三年可以結束戰斗。沒想到三年后,會踩到SaaS行業最大的坑:定制化。
定制化與產品化一直是SaaS行業繞不開的話題。SaaS模式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2010年引發關注,2015年快速成長,一些賽道開始出現優秀的頭部企業。發展至今,常見的經營模式是以標準化產品打底,用定制服務增值;在擴張過程中,以客戶成功為服務核心,用分銷打開市場,用直銷提升服務。
在通常認知中,SaaS產品的定制化程度越低,毛利率越高。與之相對,定制化程度越高,越像人力外包公司。
但客戶需求半點不由人——B端企業自覺保持著彼此差異,由此構建自身的競爭力并形成行業格局。差異化帶來更多的個性化需求——大型企業喜歡定制化產品,小微企業愿意接受標準化產品,而中型企業則對標準化產品與定制化元素的結合表現出興趣。
SaaS企業在進入一個行業時,沒有兩三個種子用戶與之深度共創,局面很難打開,但如果被客戶牽著鼻子走,又會使產品主線失焦,同時占用研發資源。
有客戶提需求是幸福的事,肖鈺妍始終覺得,比起沒人理你,客戶要求多是幸福的煩惱,而防止定制化成本高企,則是負責人需要拿捏的尺度。
在外部競爭激烈、內部KPI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網易云商接過一個超級大單,希望可以扭轉戰局,沒想到直接導致團隊崩潰。
坑在最開始已經挖好。接單時團隊以為可以控制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結果在一遍遍投入的過程中,交付團隊率先崩潰。交付埋怨銷售亂簽合同,銷售覺得簽個大單還被一直埋怨。銷售不爽了,交付也不爽了,最后研發團隊把活兒給接過來,完成交付。“本來指望一個大單賺錢,結果賺得不如投入多。大家做得也很憋屈。”
從坑里爬出來,肖鈺妍反思,做to B行業,選對客戶相當于成功了一半。“這件事能不能干成,50%來自銷售對客戶的選擇。定制化的大坑通常在最開始已經挖好,后面才發現無法收場。剩下的50%中,實施交付的冷啟動發揮60%的作用,客戶成功部門發揮40%的作用。
經過仔細拆解過,肖鈺妍發現,SaaS怕的不是私有化,是定制化。私有化部署成本可控,可以通過優化降低成本,而定制化開發一旦鋪開,成本高且項目容易失控。同時定制化會削弱產品力。“行業鋪得越開,個性化程度越高,我們產品的競爭力也很有限。”
SaaS靠續費和增購來獲利,產品力不足則續費意愿不強。“我們獲客成本高,后面沒續費的話,第一年的費用都不一定能cover銷售成本。”如果銷售費用抵得上客戶第一年的訂閱費,已經是很健康的商業模型。客戶必須次年續費,SaaS公司才能獲得利潤。
最好的方式是讓客戶把產品用起來,同時將客戶需求在自己的系統內完成閉環。比如一個頭部新能源汽車品牌,通過網易云商的VoC(客戶之聲)監測汽車電箱的輿情,一旦發生相關輿情,立刻有干預團隊做救援服務,相當于將VoC與預警強關聯,同時跟客服系統做閉環。
為了和客戶達成深度合作,也為了控制定制化,唯一解法是極度聚焦,進行行業化。肖鈺妍發現,在通用行業中,定制化比例很難降低。一旦進行行業化,幾乎所有的管理問題、組織問題、產品問題都開始相似。
極度聚焦,極度行業化
2022年初,網易云商明確行業化策略,開始每隔半年做一次行業聚焦。前期最多的時候,網易云商覆蓋9個行業,到2024年年初,核心行業開始慢慢收攏聚焦,典型如:游戲、商超百貨、鞋服美妝、奢品時尚。
在此之前,SaaS行業經歷了三波行業客戶的興衰——2018年互聯網金融腰斬,2021年在線教育暫停、垂直電商暴雷——所有SaaS企業都意識到這個窘境:干著干著客戶沒了。
“近兩年,我們最重要的事是選擇可以持續服務、一起活下去的客戶,它處在上升行業中,它有IT預算,這是第一原則。”肖鈺妍總結。
網易云商曾經很看好家電行業,家電行業售后服務比較重,與客服粘性強,可以拉高客單價。
2021年,網易云商試圖和家電企業建立深度合作,但探索了一年半,換了三任主帥,最終決定不聚焦資源推進。
復盤發現,核心是雙方的發展階段不匹配——家電企業IT支出的高峰在90年代,當時他們密集地去做信息化,現在家電利潤較薄,很多軟件可以將就就不做替換。同時,家電行業目前的主流是出海,而出海需要網易云商將產品全部重做一遍,成本太高。
新興行業也是關注的重頭,比如新能源汽車,但網易云商側重新能源汽車中能夠接受SaaS模式的客戶,控制有強定制化需求的客戶。
網易云商還將私域玩法帶到游戲行業。曾經因為同行競爭,游戲行業不愿意搭理網易出身的客服系統,2021年,在服務了內部的游戲部門后,網易云商掌握了游戲私域的行業know-how,又跟37手游磨合共創成功落地,此后復制給很多中腰部的游戲企業。
盡管SaaS產品的UI界面看起來相似,但行業Know-how帶來的專業度已經成為差異化競爭力。
專業化體現在從售前到售后的全鏈路中。比如在銷售介紹產品時,很多銷售會直接介紹模塊功能,而網易云商的售前,則會從客戶的客服體驗入手,分析客戶的客服效果,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網易云商做了哪些相似案例,取得什么效果等。
網易云商也實現了成本可控前提下的發展。“我們控的不是人數,是費用率,銷售費用率逐年下降,毛利率穩中略升,是這樣一個財務模型。”肖鈺妍介紹。
目前,網易云商人效超90萬,連續幾年保持25%的穩定增長。
現在回過頭來看,肖鈺妍認為SaaS這個事其實挺簡單,SaaS就是為了續費,續費方式是找到正確的客戶,用足夠有穿透力的產品,完成客戶的價值交付,就干這么一件事情。
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拒絕誘惑,不要瞎折騰。網易云商的團隊吵過架、拍過桌子,最后得到的結論是,SaaS真的是最優雅、最健康的商業模式。
AIGC來了
2023年1月,肖鈺妍遇到另一件讓她感到焦慮的事:一個售前客戶打電話取消了訂單。
該客戶做外貿生意,接入ChatGPT后發現效果很好,于是打電話取消了此前看中的客服產品。“我聽了電話錄音,心里拔涼拔涼。”
網易云商的產品基于上一波云化、SaaS化的技術浪潮,一個新技術趨勢會不會顛覆掉網易云商的護城河,這是肖鈺妍最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