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的新聞,著名的數碼手機類博主“折騰的老貓”,被小米的法務部門,狠狠地修理了一頓。本來要求老貓給予巨額的賠償,鑒于他是殘疾人,下肢癱瘓,艱難度日,小米的法務部門也只是讓老貓,做了一個全網的公開聲明,向小米公司表達歉意,并承認自己在以往的視頻,對于小米的內容,屬于是惡意的詆毀。
然后評論區就變得奇怪怪,基本上都是力挺老貓,譴責小米的言論。
當時我想的是,你們這幫人,沒事兒吧?
怎么就那么的喜歡顛倒黑白呢?
人家肇事者本人老貓,已經承認自己是在惡意的詆毀,如果不承認,完全可以不承認啊,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啊。
人家都承認了,你們這干嘛呢?
雞蛋與石頭相撞,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站在石頭這一邊。但是,有沒有考慮過,雞蛋為什么要向石頭碰撞過去。誰弱小,誰就有理了?
還小米的法務部欺負人?店大欺客?要我說,小米的法務部門簡直就是無能!看在老貓是殘疾人,掙錢不容易的份上,只是讓他道歉了事。如果是我,管你是誰,堅持要求賠償到底!
人性的壞表現之一就是:欺軟怕硬。
尤其是咱們的老百姓,網民,在判斷誰可以欺負方面,具有極高的智慧!
當然了,這些評論有些屬于是拿錢辦事兒,更多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對于小米這個品牌,從來就沒有接觸過,也沒有用過的情況下,就無端的詆毀人家,跟風罵。
動動腦子好不好?
人家水軍兄弟罵小米屬于是人家的工作,你呢,一分錢不拿,你還倒貼網費電費話費,你又是何苦呢?
還說人家買辦?你舉個例子,我國有哪些企業,完完全全不存在外國的資本、外國的技術、外國的管理、外國的零配件?有沒有?
就比如說華為,1998年,任正非花費了四十個億的人民幣向美國的藍色巨人IBM學習管理,這件事,那些華為的粉絲們,你們有幾個知道的?
還有阿里巴巴,當年創業的時候,國內根本就融不到錢,如果你是他,軟銀孫正義答應給你投資,你會不答應?
有些人的腦子里總是充滿了各種零和博弈,仇恨外來企業,覺得外企、外國資本,賺取中國人的錢,就是外國人的罪惡。總是想著把人家給趕出去?
咱們的企業去外國發展,賺取外國人的錢,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外國人稍微有所限制,保護人家本土的外國企業,就覺得人家這是在給我們使絆子?
雙重標準玩的溜啊
還有,不要做某一個品牌的粉絲!即便強悍的蘋果公司,也有很多代iPhone 翻車!
要做具體的型號的粉絲!你覺得某個品牌某一款產品你覺得做得好,你想別人推薦就玩了。把某些公司神化,弄得跟悲情英雄,抵抗外國入侵超人一樣。
還說不能沒有摸某品牌。
你是戲精嗎?你怎么那么多戲呢?太會腦補了?
市場上的品牌越多,競爭越激烈,對于消費者來說,才是好事情。
站在自己消費者的角度上考慮好嗎?你是消費者,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