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駕是不給友商留活路啊!
剛剛,華為召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正式啟動“乾崑”品牌。Slogan為乾坤已定,智在必行。這是一語雙關啊,智能出行這條路上,華為將會持續的深入下去,繼續保持業界領先,并堅定不移。
為什么要給智駕推出一個新的品牌?其實好處有很多。一方面是辨識度更高,朗朗上口,華為智能駕駛系統太長了,用乾崑,不僅好聽,而在交流溝通的時候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傳播。
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華為智駕業務的全面升級。
乾崑的愿景是,要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引領全球汽車第二個百年變革。關于這點,可以這么理解,未來,馬上跑的車,大部分都將搭載華為智駕系統,也就是乾崑。這是一種強大的自信,對于相應車企,以及眾多智駕行業的廠商們來說,或許都該有些緊張了。因為在智駕領域,將會面臨一個擁有重大志向的華為。
當然,這次品牌升級之前,華為智駕系統的能力,大家想必都已經很熟悉了,成績也很斐然。
其實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2019年,華為就宣布進入汽車行業了,并于2020年開啟交付,2021年開啟商用。時至今日,智能化零部件已經發貨300百多萬套,生態合作伙伴300+,并擁有7000人的研發團隊,同時累計投入了300億元進行研發。
目前,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上市車型有7款,按照計劃,2024年將會陸續推出10款搭載乾崑的合作車型,包括東風、長安、廣汽、北汽、賽力斯、奇瑞、江淮等廠商。這不就是眼前了嗎,華為辦事兒,真是一如既往的七了咔嚓,絕不含糊。并且還預計,截止到今年年末,采用華為智駕系統的車輛將會超過50萬。
那么說到這,除了品牌升級為乾崑之外,技術方面還有升級呢?關于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很長的篇幅來講,因為發布會上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今天先聊聊ADS,其他的找時間找機會再議。
關于ADS2.0,我們已經領教過了,遙遙領先,是業界首個全向防碰撞系統,也是業界第一個泊車代駕系統,首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智駕系統。以前推一個月為例,智駕總里程6681萬公里,智駕里程占比33%,泊車日活用戶占比68%,可見大家對華為智駕的信任。
同時,華為認為電動化的下半場是智能化。目前,鴻蒙智行用戶中,70%選擇高階智駕,這說明大家對其有著強烈的需求,智能化將會是接下來競爭的重點。同時,還提出了油電同智的觀點。也就是說,華為智駕系統的目標車型,不僅僅是新能源車,還將賦能到燃油車領域,這對于廣大傳統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所以,華為也給出了自己的結論,2024年將會是智駕規模商業的元年,當然,這是基于華為智能駕駛系統的大面積應用。
華為乾崑,是全球唯一同時具備了芯片、硬件、軟件、云的完整智能化解決方案,這個能力,世間無人能及。隨著乾崑的問世,十大新品也隨之而來。
例如,剛才我們講過的ADS2.0,這次也升級到了3.0。
首先是架構的升級。
ADS1.0基于BEV網絡,實現了白名單識別和道路感知。ADS2.0增加了GOD網絡,可識別異性障礙物。而ADS3.0徹底放棄BEV網絡,使用GOD大網,實現場景理解能力,例如紅綠燈狀態,車流信息等等,這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同時,還具備全天候適應能力,例如常見的揚塵、雨天水霧、飛雪、霧霾等天氣狀況下,仍然可以發揮出關鍵的能力,最大程度保證安全。以及小目標檢測能力也獲得了提升,低于汽車底盤的物體也能識別出來。
在激光雷達方面,目前的D3 192雷達已經足夠優秀了,接下來將會升級D3 Pro,融合AI大模型能力,可以濾除99.9%的灰塵雨霧早點,進一步提高檢測識別能力,并計劃在2025年聲道D5平臺。
另外,還首發了4D毫米波雷達,這又是一個遙遙領先的技術能力,首先是探測能力更強,可以達到280米,比3D毫米波雷達提升了35%。其次是,精度更高,把3D成像精度的20厘米提升到4D的5厘米。并且反應速度更快,比3D降低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