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以全品牌21款車型亮相,其中包括1款全球首發、7款中國首發及車展首秀、8款中國上市展現多元化產品陣容,更通過前瞻數字科技,呈現星徽魅力。同時,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與CLA級概念車更是成為展臺焦點,全面展現出品牌在電動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這次,我們也得到了寶貴機會,在車展現場與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及首席技術官,負責研發和采購的薛夫銘先生(Markus Schäfer)和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采購負責人歐立甫先生(Oliver Löcher) 共同對話,探討有關于全新車型、技術創新、MB.OS 架構以及研發領域上的相關話題,進一步了解梅賽德斯-奔馳全方位的進階表現。
Q:本次車展亮相的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尤其受到關注,作為一款全新的電動車,它也體現了奔馳在電動化方面的布局。請問奔馳對于這款車的市場反饋和預期是怎樣的?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及首席技術官
負責研發和采購的薛夫銘先生(Markus Schäfer)
薛夫銘:首先要澄清一點,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堅定推進電動化進程,我們所有的細分車型產品、車型平臺,包括CLA級概念車、AMG跑車,以及中、高端車型平臺,都在推進電動化轉型。目前,我們已在歐洲投資了數百億級的資金用于電動化研發。
具備138年造車經驗的奔馳擁有眾多標志性車型以及極其豐富的產品線,電動化進程將覆蓋其中每一個標志性車型及細分市場。以G級越野車為例,我們剛剛完成純電G級越野車的全球首秀。

對于市場預期,我本人對此抱有非常積極的態度。作為奔馳,我們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無論油電,這些產品都是純粹的梅賽德斯-奔馳。就像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甚至相比油G有更強的越野能力。此外,之前市場上并沒有豪華純電硬派越野車,作為先行者,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定義了這一市場。
Q:目前中國市場有越來越多注重越野性能的新能源越野車,它們大部分都會為消除續航焦慮而采用混合動力系統,從而拓展車輛使用場景和出行范圍。奔馳是基于什么考慮,在G級越野車上面采用純電路線?之后會不會推出PHEV版本的“大G”?
薛夫銘:奔馳在混動和插混技術方面擁有非常強的技術實力,在豪華市場之中,我們的插混車型也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銷量。我們以燃油G級越野車和純電G級越野車為客戶提供了不同選擇。
關于是否會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的G級越野車,我們對未來保持開放的態度,但現階段我們只提供純電和燃油兩個選擇。

Q:在全新G級越野車的研發過程中,奔馳是否曾經考慮過不同的方案?
薛夫銘:沒有考慮過。
Q: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發布之后,引發了眾多關注。很多粉絲都關心純電“大G”在嚴苛的越野條件下的防護能力,比如涉水能力,電池保護等。請問奔馳是如何在研發過程克服這些困難的?
薛夫銘:自誕生以來,每一款G級越野車都要經歷336次舍克爾山測試。即使在陡坡上,G級越野車也能像滑雪一樣直沖而下。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同樣經歷了這樣的完整測試。

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的車底防護板采用含碳的智能復合材料,可為電池提供充分的保護。整塊車底防護板僅有約57千克重,它具備很強的剛性,重量卻只有同形狀鋼材質的三分之一。它可實現類似與F1賽車碳纖維車身的保護效果,即使遭受猛烈撞擊也能保持完整。它的最大涉水深度是850毫米,相比燃油版本的700毫米,增加了150毫米。針對全新純電G級車,我們更關注電池的氣密性,為此我們對電池的氣密性進行非常久的測試。
Q:中國市場4月上旬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這主要源自于40萬以下的新能源車型。您在發布會上談到了CLA級概念車,我認為其量產車的價格可能和剛才所提到的主流新能源車價格是比較重疊的,請問它在技術層面上有什么可以制勝的競爭優勢?
薛夫銘:首先,CLA級概念車能為客戶帶來最純粹的的梅賽德斯-奔馳體驗,包括質量,舒適性,以及其標志性的設計。在技術方面,以電驅系統為例,CLA級概念車具備超長續航能力,可提供750公里以上的WLTP工況純電續航。

其次,CLA級概念車也具備快充能力,它不僅擁有最大300千瓦的峰值充電功率,更實現了非常高效的快充體驗,充電15分鐘可獲得400公里的WLTP純電續航,如果切換到CLTC工況下,這個數據會更好,這也得益于它采用了創新的電芯化學材料。此外,CLA級概念車還具備超低的能耗,它運用了大量源自VISION EQXX概念車的研究成果,從而繼承了高能效的特點,通過奔馳自研的全新高效電驅單元,以及源自VISION EQXX的電池技術,最終實現了WLTP工況下每百公里約12千瓦時的卓越能耗表現。

智能化方面,CLA級概念車搭載MB.OS,一個能覆蓋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車身舒適、行車與充電四大功能域的全新架構。聚焦自動駕駛,我們已經可以實現高速點到點的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在德國和美國獲得了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政府認證,中國市場的相關認證我們也正在申請之中。基于MB.OS,全新一代的自動駕駛系統不依賴高精地圖。而MBUX超級屏,其采用了貫穿式懸浮設計,并應用了之前VISION EQXX的屏幕技術。同時,我們已開始籌建奔馳自有的充電網絡,基于以上優勢為消費者打造一個360°全覆蓋的智能豪華用車體驗。

Q:今年奔馳在電動化戰略上做了一些細微調整,表示戰術上會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滿足用戶更多的選擇。我想了解一下從研發的角度怎么看待這種戰略選擇?是對研發的要求是更高了,需要投入更大了,還是松了一口氣并讓研發進度稍微慢一點?
薛夫銘:我也希望能慢一點,但實際上真的慢不了,我們現在處于奔馳有史以來研發最快的階段,過去130年中,從未像現在這么迅速過。在投資方面也是歷史上最高階段,研發費用與研發人員數量也是以往之最,并一直在努力增強中國的研發能力。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采購負責人歐立甫先生(Oliver Löcher)
歐立甫:我也補充一點,北京的研發中心是我們最為綜合的一個研發中心,有1000多人在亦莊。我們所有的測試臺都有,包括引擎,包括電驅,充電,排放等。而且我們在NVH方面的測試非常嚴格,希望能夠保持絕對安靜,這也是我們的獨特賣點之一。對于未來趨勢,我們也做好了準備,研發方面有非常大的靈活度和彈性,包括高科技燃油車,ISG輕混系統,插混系統,都是中國在做的研發項目。我們純電車型的電池也正在做本土化,還有純電驅動單元等項目也都是在亦莊開發。
我們要用中國速度卷起來,所以大家確實在多線發力。
Q:請問奔馳是如何解決電動車大車重對性能、操控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薛夫銘:奔馳電動車會帶來全新的體驗。AMG有非常多專家,他們懂得如何打造一臺終極駕駛機器,他們會在紐博格林的多彎賽道上進行研發測試。AMG的純電高性能座駕也是如此,我們應用很多技術,包括全新的電池架構,其技術源于VISION EQXX概念車,實現了極佳的輕量化。同時,我們采用創新的軸向磁通電機,其重量和所占空間僅為同等輸出功率徑向磁通電機的三分之一。軸向磁通電機采用10余項創新技術。目前,尚沒有其他車企能擁有這些前瞻技術,而這些創新技術也讓AMG純電車型獨一無二。
Q:目前,包含奔馳在內已經有多個品牌開展在華的L3級自動駕駛測試,請問你認為哪個品牌能突破“L2++++”,率先在中國量產L3級自動駕駛?
歐立甫:我們在上海和北京都有自有的測試場地,相關測試正在進行中。在智能駕駛領域,我們已經做好了為中國客戶提供更新功能的準備。例如, L2+導航輔助駕駛將在今年內通過OTA增加自動駛入/駛離高速匝道功能。同時,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也將在MMA平臺的量產車上實現。下一步,我們正在進行相關的測試與許可申請,為推出端到端的自動駕駛做好準備。新功能推出的進度主要取決于當地的法律法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