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高性能本基本上和「大板磚」掛鉤。畢竟在高性能配置的前提之下,還要重點考慮散熱、電池等等,重量不可避免的水漲船高。而近幾年,隨著上游廠商架構和工藝制程的更新,能耗比有著大幅的提升。像是RTX4060這樣的獨顯,在100W左右就可以發(fā)揮出大部分的性能,即便是140W的滿血版本,高功耗也沒有帶來了較為可觀的性能提升。
這對于筆記本廠商無疑是一個福音,想要做高性能的本子,也不需要花大量空間去堆散熱,方便產品做輕做薄。光是近兩年,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塞了獨顯的高性能本,重量和厚度方面還實現(xiàn)了和集顯輕薄本接近的便攜水準。對于學生黨或者打工人而言,再也不用因為便攜性而委曲求全選擇輕薄本了。隨著618即將步入尾聲,我們也是盤點了市面上一線大廠比較熱門的獨顯高性能輕薄游戲本,看看華碩、聯(lián)想、惠普這御三家的產品有何差異化。
1、華碩天選5 Pro:
618到手價:9499
重量:2.2KG
CPU:14代酷睿i9-14900HX
獨顯:英偉達RTX4060 130W
存儲:16GB DDR 5 + 1TB PCle 4.0
屏幕:16英寸 2.5K 165Hz 16:10 IPS屏
電池:90Wh

去年的華碩天選4系列可謂是在在最正確的時間做了最正確的事情,憑借著2.1KG的超輕機身和超長續(xù)航以及不錯的性能表現(xiàn),確實做出了不少差異化的體驗。今年的華碩天選5 Pro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足短板。
首先核心配置方面沒有什么好說的,CPU更新到了最新的14代酷睿,相比酷睿Ultra它更加適合游戲本,性能表現(xiàn)也要強上不少。受限于英偉達沒有迭代產品,獨顯依舊是RTX4060,不過給到了130W的性能釋放,另外DLSS 3.5功能的加入,還能進一步提高幀數(shù),「戰(zhàn)未來」確實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要說上一代天選4的遺憾莫過于它的屏幕,華碩也算是聽勸,這一代的屏幕比例換上了更為科學的16:10,不管是辦公還是娛樂,這塊沒有大下巴、窄邊框的IPS屏幕,觀感上確實要好上不少。另外像是90Wh的大容量電池、白色面板、獨一家的二次元機甲風設計,也依舊得到保留。
硬要說缺點的話,可能就是接口過于集中,多個外接設備用起來可能會出現(xiàn)打架的情況,另外就是只有兩個顏色可以選擇,有點不夠亮眼了。
2、聯(lián)想拯救者Y9000X 2024:
618到手價:14499
重量:2.25KG
CPU:14代酷睿i9-14900HX
獨顯:英偉達RTX4060 130W
存儲:32GB DDR 5 + 1TB PCle 4.0
屏幕:16英寸 3.2K 165Hz 16:10 IPS屏
電池:99Wh

如果想要在一眾高性輕薄游戲本里找出一個全金屬機身的產品,聯(lián)想拯救者Y9000X肯定會有姓名。在質感和設計這一塊,一直是聯(lián)想X系列的強項,這也是區(qū)別于自家游戲本的最大特性。新一代的聯(lián)想拯救者Y9000X 2024在給到了全金屬機身的情況下,還大量用到了CNC的加工工藝。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全白」機身的差異,ACD面還采用了AED電泳白工藝,視覺上顯得更加簡約干凈,進一步凸顯白色的純凈。

性能方面,配置方面和上面的華碩天選5 Pro保持一致,i9-14900HX + RTX4060,整機的性能釋放來到了160W,也實現(xiàn)了當下主流游戲本的水平,面對高負載的性能場景依舊有不錯的表現(xiàn)。另外3.2K的高素質屏幕,和32GB+1TB的存儲空間,99Wh的大容量電池,體驗方面確實比較均衡。
3、惠普暗影精靈10 SLIM:
重量:1.64KG
CPU:英特爾酷睿Ultra 7 155H
獨顯:英偉達RTX4060 60W
存儲:16GB LPDDR 5X + 1TB PCle 4.0
屏幕:14英寸 2.8K 120Hz 16:10 OLED屏
電池:71Wh

說到惠普的暗影精靈,估計很多人會第一想到它的數(shù)字系列,不過SLIM產品線的定位還要更加高端。惠普暗影精靈10 SLIM這款產品的思路也很有意思,在以往14英寸只能塞下辦公本配置,惠普借助高能耗比的硬件,在14英寸、1.64KG的輕薄機身里面,塞了一個酷睿Ultra 7 155H+RTX4060的配置組合。
另外它的機身設計也是一大亮點,也是全金屬材質的機身,整體的設計語言更像是輕薄本,但是在鍵盤布局等細節(jié)方面,又透露出了游戲本的特性。屏幕方面則是給到了一塊2.8K 120Hz的OLED屏幕,支持VRR可變刷新率的功能,同時屏幕也是16:10。

不過比較抽象的還是它的性能,估計是散熱和機身的限制,顯卡只有60W的性能釋放,對比主流的RTX4060會有10%左右的性能損耗,同時它的調教也更像是辦公本。整個產品思路看起來有點混亂,想做薄,提質感,成全能本,但各個細節(jié)又冒出粗糙感和游戲本基因。有點兩頭不討好。
購買建議以及總結:
得益于近幾年上游硬件廠商能耗比的提升,輕薄游戲本開始層出不窮,有的卷便攜,有的卷設計和質感,對于我們消費者而言,肯定是利好,再也不用因為便攜而委曲求全去選擇輕薄本。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也看到了華碩、聯(lián)想、惠普御三家對于高性能輕薄游戲本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