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改變未來戰爭制勝機理
■曾海清
引 言
人工智能技術是提高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獲得迅猛發展并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不斷催生新的非對稱優勢,深刻改變著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作戰方式和制勝機理。應該深刻認識人工智能這一革命性技術動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探尋制勝未來戰爭之道,在加速來臨的智能化戰爭中贏得主動。
信息機理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快速有效地掌握全方位信息是戰爭制勝的首要前提。人工智能可實現戰場態勢智能感知、海量數據智能分析、多元信息智能處理,能夠形成戰場“透明”優勢。
戰場感知自主實施。將智能模塊嵌入戰時偵察系統,各類偵察節點單元可以實現隨機組網、臨機協同、有機整合,能夠全方位、多維度自主捕獲戰場信息,構建相對“透明”的數字化戰場環境和作戰態勢,進而撥開戰爭“迷霧”,全景式呈現作戰場景。
海量數據精準識別。依托精準感知技術和分析識別技術等智能化科技,精準判讀、分析、比對、融合多元化的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等數據,從而獲取更快、更全、更準、更深的戰場態勢結果,遠超人腦處理的速度和精度。
關鍵信息高效響應。基于作戰云、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化技術群,能夠從大批量、非標準化、異構化的情報數據中快速發掘,自主發現征候、識別意圖、研判趨勢、找到規律,實時精準地響應指揮員對關鍵信息的需求。
融合態勢同步共享。智能化控制系統能夠將分布在陸海空天電網等不同空間、不同頻域的各種偵察監視系統優化整合,并發揮共享信息和統一認知的重要樞紐作用,構建形成基于“一幅圖”“一張網”“一條鏈”的態勢,使各作戰單元全域全頻全時從不同空間、不同距離、不同頻率同步共享所需信息,實現智慧共享。
決策機理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科學準確決策是戰爭制勝的先決條件。人工智能可進行動態戰場仿真推演,快速給出可行決策,大幅縮短作戰籌劃決策周期,能夠形成決策優勢。
戰略形勢智能研判。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決策輔助系統,具備信息收集、查詢管理、數據處理、關聯分析等功能,可有效突破人類分析能力的局限,最大限度去偽存真、關聯印證、鏈接思考,自動進行敵情、我情和戰場環境等大數據分析,形成相關兵力、兵器等對比數據,能夠高效輔助作戰指揮,幫助指揮員快速定下作戰決心。
作戰方案智能優選。依托智能化作戰仿真系統,根據預先輸入的作戰任務和打擊目標信息,自動生成多套形象直觀的方案和計劃,綜合評估其優缺點及潛在風險,優選出最有利于實現指揮員意圖的方案,供指揮員作出最后決斷。各作戰單元接到上級作戰任務和目標需求后,結合本級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對戰場目標信息進行甄別篩選,自主制訂本級最優方案和計劃,實現作戰效能最大化。
決策效能智能預測。智能化輔助決策系統依托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神經網絡算法等智能化技術,賦予指揮控制系統更加高級的“類腦”能力,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戰場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快速得出相對客觀的交戰結果。
制權機理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奪取制權是贏得戰爭制勝優勢的關鍵因素。人工智能可將人的部分智能“移植”到武器上,使得人與武器系統結合越來越緊密,人機一體深度交互改變了傳統的制權要素,賦予新的制權內涵,能夠助力獲得新的制權優勢。
制域權向高邊疆拓展。未來高度智能化的無人系統,即使在高溫、極寒、高壓、缺氧、有毒、輻射等惡劣條件下,在極高、極遠、極深、極微、極黑、極亮等極端環境中,仍然可以遂行多種作戰任務,作戰領域和作戰空間的制權之爭向高邊疆、遠邊疆、深邊疆延伸。
制信息權向多手段拓展。傳統的奪取制信息權,是通過打擊敵偵察預警體系、破壞其指揮控制系統等手段實現對信息獲取、處理、分發等途徑的控制,而人工智能主導下的信息作戰是將信息本身作為“彈藥”,奪取制信息權的手段更加多樣。
制網權向分布式拓展。基于智能科技構建的網絡信息體系,提供泛在網絡“云”以聚合各類終端的戰場資源并提供服務,能夠實現作戰力量模塊化編組、自動化重組,傳統的通過打擊關鍵節點,達成斷網毀鏈的目的將很難再實現,必然是以智能化分布式打擊模式來應對“去中心化”的戰場。
制腦權向新維域拓展。類腦技術、仿真技術等逐步軍事化,形成了新的博弈和對抗領域,重心由注重物理域、信息域對抗向更加注重影響和控制對手心理轉變,虛擬現實、聲像合成等技術能夠以假亂真,“攻芯戰”能夠悄無聲息地改變敵方指揮控制系統算法,“控腦戰”能夠直接控制敵方決策,通過控制和影響敵方的心理、思維、意志等,能夠以最小代價實現止戰、勝戰之目的。
行動機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采取敵方意料不到的行動是戰爭制勝的關鍵要害。人工智能可提高武器裝備、指控系統、行動決策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使機動反應能力更快、聯合打擊能力更準,創造出超強的行動優勢。
行動速度“秒殺化”。智能化作戰系統看得見、聽得懂、能學習、會思考,有效縮短了“OODA”循環周期,一旦發現“有機可乘”,便運用智能化控制的超高聲速武器、動能武器、激光武器等,對目標進行遠距離快速“秒殺”。
行動樣式“無人化”。“無人+智能”是未來武器裝備發展方向。低成本的無人車、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等無人自主裝備,在集群自主決策系統支持下,可針對作戰目標規劃各單元的任務分工,無人器之間精準對接、自主組合、隱蔽突防,對敵進行集群飽和攻擊。
行動空間“模糊化”。未來戰爭中,利用干擾手段對敵方的智能化作戰系統和智能武器實施軟打擊,利用智能武器遲滯或影響敵方人員的決策和心理將成為制勝關鍵。這些行動大都是在不知不覺或無聲無息中完成的,呈現敵我雙方不見人影、前方后方界限不清、有形無形難以辨別的“模糊”狀態。
行動布勢“隱身化”。智能化指揮系統和武器裝備具有生物仿生和隱身性能。只要在平時備戰或訓練演習時提前布設在可能交戰地域,潛伏預置、休眠待戰,戰時一旦需要適時激活,對敵實施猝然打擊,有助于快速掌握戰爭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