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年后,全球汽車業的大咖再次齊聚2024年北京國際車展,將汽車業最新流行趨勢集中展示。今年以來,遵循“科技賦能品質平權”這一造車主張的北汽集團,通過全新的產品、硬核的技術,以及更快的節奏,在2024年北京車展上表現出更積極進取的營銷姿態。
解密北汽集團黑科技
5月4日剛剛閉幕的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北汽集團旗下北汽極狐、北京汽車、北汽福田、北京奔馳、北京現代五大整車品牌32款產品齊聚,其中,北汽極狐、北京汽車帶來19款高品質的自主產品,如極狐阿爾法S5、阿爾法T5、極狐考拉以及BJ30、全新BJ40&BJ60魔核電驅版等明星產品。
全新的自主產品吸引了大量業界媒體以及觀眾的關注,這正標志著北汽集團在對外展示自我上再次取得突破。

產品受到關注的背后,是外界對北汽集團技術實力的認可,“科技北汽”是近年來北汽集團著力打造的名片,也是近來北汽集團著力向外界發聲的方向之一。“我們現在是茶壺煮餃子,餃子雖好但倒不出來。我們也在不斷地梳理,究竟要給消費者交付什么,還有哪些消費者的需求。餃子越來越大,更要打碎‘茶壺’倒出‘餃子’。”在不久前,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曾表示。
“北極星”全數字化高端電動平臺、“魔核”電驅超級越野平臺、AI大模型具身智能體、8255高算力智能座艙域控、極鋒動力4.0、極光電池4.0 等前沿技術是北汽集團給出的答案。
其中,“北極星”全數字化高端電動平臺是北汽集團基于數字化造車,融合奔馳豪華后驅平臺的同源設計,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高安全、高配置、高智能化純電動旗艦平臺;具備整車智控、豪華操控、雙倍守護、超級電池、澎湃傳輸等優勢,北汽集團與華為智選合作的享界S9將誕生于這一平臺。

“魔核”電驅超級越野平臺則擁有行業領先的集成化設計+新型一體化架構,最大熱效率41%,最高發電效率97.5%,持續輸出功率90kw,綜合續航1200km+,還在電池、電驅等領域做了全面升級;這一平臺上已經誕生出北汽以“BJ30、全新BJ40&BJ60魔核電驅版”為代表的越野家族。
極鋒動力4.0、極光電池4.0則是率先應用于極狐汽車旗下的產品。極光電池4.0,不僅支持800V 5C超充,還采用了航天級的材料和工藝,打造出“玄武護甲”和“太空艙密封”技術,致力實現“安全0自燃、耐久零衰減、充電便捷快”。而搭載極鋒動力4.0的極狐阿爾法S5,總功率超過了530匹馬力,輪端扭矩達到了7000N·m,零百加速時間僅需3.7秒,以實現極致駕駛體驗。
事實上,在不久前的極狐汽車達爾文2.0技術品牌發布會上,極狐汽車還剛剛對自家的黑科技做了一次更加全面的展示,發布了全新極光電池、極鋒動力、靈韻底盤,靈智智能等七大技術。而就在車展前不久,搭載一眾黑科技于一身的極狐阿爾法S5,以17.48萬的價格發起預售。
會講故事的“新北汽”
這一屆北京車展成為北汽集團又一次技術成果的集中展示的場合,在這之前,北汽集團已經連辦多場發布會,包括3月初北京汽車在鳥巢舉辦的“春季新品發布會”、極狐汽車于4月11日發布達爾文2.0技術品牌、4月20日舉辦的“以匠為心 科技向光而行”BAIC×TECH北汽科技沙龍。

北汽集團對外“大秀肌肉”的頻次明顯加快,與此同時,不僅僅是頻次上的加快,北汽集團在營銷上開始變得更有技巧——在造車上終于學會了講故事。
在極狐汽車達爾文2.0技術品牌發布會上,極狐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則從細節處揭示了北汽集團的造車實力……
一位極狐車主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見證極狐產品的安全可靠,“車子在去年北京洪水期間泡了幾天幾夜,水退后在4S店經過全車線束檢查、內飾拆卸、電池包拆卸檢查后,得出電池包沒有出現進水的情況,三電系統沒有問題等檢查結果。”而這背后反映出來的是,極狐汽車的產品有著遠超行業標準的安全性能。
“我們認為安全首先是第一位的,涉水是重要的安全隱患,我們把標準不斷提高,雖然國家標準是1米深浸泡30min。但是我們北汽團隊統計了近10年來503次特大暴雨,統計結果城市內澇的最高積水深度是1.5m,積水時間最長是9h。因此我們將標準提高到2米深浸泡48小時。”9天后北汽科技沙龍上,劉宇又在分享這一故事時表示。

而這些故事此前鮮為人知,包括極狐汽車在2022年上市的阿爾法S,其車身扭轉剛度已經達到60000Nm/deg,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量產車型扭轉剛度世界第一,還有阿爾法T森林版也擁有55000Nm/deg車身扭轉剛度。更安全的產品,也讓“公路坦克”的名號也被極狐的一眾車主用于自我“調侃”,車主的信賴與認可才是對品牌最大的支持。
這同樣是典型“肚子里有貨倒不出來”,此前,在外界,極狐在造車上的這些細節、匠心并不廣為人知,而與此前低調內斂的北汽集團相比,無論是極狐的技術發布會還是北汽集團的技術沙龍,北汽集團整個體系都表現出更加積極的營銷打法——讓更多人知道北汽集團的實力。
繼續銳化“科技北汽”
在這一屆車展上,北汽集團還專門設置了科技展臺,用以展出北汽集團眾多的前沿技術,而從節奏不斷加快的傳播節奏、到更有技巧的營銷方式;都表明了北汽集團在造車上開始采用新的打法,體現出北汽集團以技術破局車市內卷的決心的同時,北汽集團終于變得更加“外向”。

而需要注意的是,北汽集團能夠有故事講,有底氣講,這還是源自北汽集團長期以來對研發領域的投入。
北汽集團在車展上的專利墻顯示——到2023年12月,北汽申請專利約3.5萬件,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有效專利來自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兩大重要領域。近3年,北汽集團研發投入累計超300億元;十年來,研發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就在2024年,北汽集團還宣布研發投入將達132.1億元,研發團隊超8000人。
在北京車展的發布會現場,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也表示,“未來北汽集團將在自主品牌乘用車上投入千億元研發支出。”張建勇稱,北汽將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的進化和突破,2025年前實現技術迭代升級,2028年實現關鍵重點領域突破,2030年實現核心技術位居世界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