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最新樓市數據,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無論是同比數據,還是環比數據,都出現了降幅繼續擴大的字眼。
從一些媒體的解讀看,幾乎滿篇都是悲觀的氛圍。但筆者想說的是,我們相信數據的真實性,畢竟是官方權威發布,不能不信。不過,數據是死的,所折射的信息卻是活的,從數據中讀出訊號,才是我們研究分析數據的價值所在。
簡單說幾句吧。
1.價格。
就新房價格來說,參考意義不大,四大一線城市三個跌,一個漲,沒啥好說的,畢竟新房價格仍舊是管控的,并不代表真實市場。而二手房就不同了,完全是業主自行成交價格,最接近真實市場。
通報數據顯示,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四大一線城市無一例外都下降;二、三線城市也一樣,二手房價格也都是下跌的,環比跌幅分別為1個百分點和0.9個百分點。如何解讀呢?
環比,就是5月與4月份比,一二三線城市下跌1.2、1和0.9個百分點,老實說,這個幅度不小了,才一個月時間,100萬的房子就跌了1.2萬、1萬和9千。這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目前二手房成交量上揚,其實體現的是以價換量現象,當下的成交以降價來實現的;
二是房價在繼續下探,而且從跌幅看,并沒有止跌的意思??梢灶A見,即便后面有更多刺激措施出臺,但慣性的原因,短期房價還將繼續下滑。
2.庫存。
都知道樓市庫存對當下樓市信心恢復意味著什么,當下樓市政策的核心之一,就是圍繞如何去樓市庫存。當統計通報的樓市庫存截至5月末為7.42億平米后,不少媒體用住宅庫存同比增長24.6%來描述。
但筆者仔細對比了一下上個月樓市庫存數據,截至4月末其實也有7.45億平米。也就是說,5月比4月的庫存還有300萬平米的下降,這表明樓市去庫存政策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庫存下降幅度不大,但起碼意味著樓市庫存并沒有進一步增加。
3.銷售和投資。
就銷售而言,同比數據其實也沒多大意義,今年肯定不如去年同期,1-5月份新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0.3%也算正?!,F實中,頭部房企的銷售業績大都有2-3成的跌幅,但相比銷售額而言,銷售面積跌幅其實更大一些,這表明新房銷售價格優惠開始企穩,起碼表明折扣沒進一步加大,折扣甚至有一些回收。
不過,房地產開發投資這頭,情況就要嚴重一些了。5月單月的降幅達到了11個百分點,環比4月份,降幅繼續擴大了0.5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銷售端不濟,房企資金鏈非常緊張,大部分房企已經不敢再投資拿地開發了。這其實是影響到國家對待樓市的態度,大家都不拿地,地方財政難以為繼,而且房地產關聯行業也不好過,對經濟發展形成實質性的影響,這是國家表態繼續加碼樓市支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結一下
很多人看了這些數據,云里霧里,但其實折射出很多重要信號,千萬別再誤判了,主要包括:
1.總體看來,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的話說,“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在調整過程中”,筆者完全是贊成統計部門對樓市的表態。
2.具體而言,樓市庫存雖然沒有進一步增長,但目前仍舊處在高位,去庫存速度明顯不符合決策層預期,預計接下來還有更多、更深入的政策儲備工具面世,以加快樓市庫存去化速度。筆者認為,進一步放開一線城市限購、首付比例,加大存量房收購進度和力度,進一步降房貸利率,“放水”等支持政策,都是可以期待的。
3.至于大家關心的價格,雖然從數據上還有進一步下降趨勢,但筆者認為,隨著更大力度支持政策出臺,價格下行的空間應不大了,有的房子甚至已經處于底部區間了。如果有住房需求的,可以多看看,性價比高的二手房是可以出手的,如果沒有,完全可等等,反正市場一時半會也不會有多大變化。但新房就不一樣了,價格并未像二手房市場調整那樣充分,因為很多樓盤并不是自己不想降價,是由于債權方的限制而降不了,所以,買新房要注意甄別,要買就買資金鏈沒啥問題的,被抵押的房子最好不要碰。
4.現在最難的還是房企,有房地產商會明確呼吁,現在不僅要救具體房地產項目,還要救房企,這可見一些房企生存有多艱難,但房企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現在唯一的寄托就是依靠市場恢復,銷量上去,否則就是無解。即便市場回暖了,但管理部門此前也有定調,依照市場化原則處置,想必那些負債過高,銷售也僅僅是杯水車薪,難免被行業淘汰出局。房地產從業者如果需要合適的工作機會或者轉行的機會,該跳出來還是要趁早,留戀下去耗費的是自己寶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