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汽集團在歐洲銷量超過121萬輛,位居國內汽車出口企業第一,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最近歐盟針對中國汽車出口實施了針對性關稅,比亞迪17.4%、吉利20%、上汽集團38.1%,其中上汽集團稅率幾乎為頂格處罰。

那么上汽到底有哪些黑科技,讓老外都有所忌憚中國過快的發展技術:
1.全固態電池技術,上汽目前已經立項國內首條全固態電池產線,預計最快在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產,目前國內新能源電池多為液態或者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一般且存在安全性問題,而固態電池一旦量產,將帶來劃時代的意義,能夠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市場上的純電車型列裝全固態電池,續航里程將至少超過1000公里。
2.技術底座升級:根據上汽集團524新能源技術發布會上提及,上汽集團將固態電池、能量閉環、高效動力總成、智能底盤、全棧軟件架構和全新電子架構等7大技術實現突破和應用,將會在下一代車型及系列產品中逐步應用,為自主品牌提供技術支撐。

3.智能化全面優化:隨著硬件技術的突破和應用,與之搭配的軟件包括智能底盤和全棧軟件架構等也在上汽集團下一步的計劃之中。

新能源發展一直是我們國家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目前國內新能源發展技術已經實現突破,但道阻且長,仍需要艱苦的努力和發展,保持自信不畏艱難才是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