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房產新政以后,有人高呼:這是史詩級政策,房產市場要火了。我就判斷:這個新政一般般。(請看我在這里發布的文章)
同時我就一直預言,新政會有效果,但是不會就此好轉。上海如果去庫存不理想,那么后續還會出臺新政策。有購房需求的一定不要不急于出手購房,一定要等待。果不其然,大家注意到了沒,最近又有三個“小新政”。我稱之為五月新政的一點點補充。意思很明確,未來還會有新政。所以 政策牙膏慢慢擠,你要購買慢慢等。
先來看看這三個“小新政”是啥?
1、央行在濟南召開保障性住房貸款推進會。目的就是要加快各地對于保障性住房的收儲。而且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是:去年的1000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一年來只使用了200億??磥斫衲甑?000億也還沒有使用。
2、央行要求各地銀行系統壓縮理財型項目,要盡快終止。換言之要求銀行不要再增加銀行理財了,就要你存錢沒利息。怎么辦,很簡單把錢逼出去,到哪里?那可沒說?不是進股市,就是進房市吧,不見得去購買肥皂牙膏衛生紙,當今中國的錢還可能放到哪里去?
3、對于銀行給房地產企業的貸款,也提出了新要求:就是不能低于貸款給企業制造業、科技型企業的錢。就是銀行你給開發商的貸款不能無限增加。是否是要開發商加快出清庫存呢?這個思路其實是對的,
去庫存既要政府出政策,也要開發商有行動。
二頭一起出力使勁。
與此同時,部分城市又對開發商自作主張的降價出售,予以了以往的常規做法:約談。沒有經過同意,你不得降價?;謴驮瓋r。
這個我就不好做評論了。
應該說,這三個“小新政”是局部性的,不顯山露水的。影響不大,作用總有。目的只有一個,推進房產市場的活躍,應用各種手段,加快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
其中透露出來的用于收購保障房再貸款的資金使用之低,倒是出乎意外。看來要各地再貸款去收購市場房源也不容易啊。其中之一,還是我說的,收購的房源問題,因為中央很明確,只能是70平米以下的,而許多庫存房源恰恰是70/90政策的結果,大部分房源都是在90平米以下70平米以上。看來如果真要加快政府對于存量房的收購,政策能否容許收購70平米以上房源呢?不是這樣,那么70平米以上90平米以下的房源誰來消化呢?普通消費者?他們能有那么多的購買需求嗎?而且二手房、次新房的低價,遠遠比開發商手里的庫存房子有吸引力。
最近老破小的成交火爆,就說明大家還是喜歡房產市場里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