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場剛剛結束了長達7個季度的連續下跌,重新走回了增長的道路。
但就當外界普遍期待中國PC市場也能觸底反彈,借助AI風潮原地起飛的時候,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PC市場同比下跌12%,在全球市場已經復蘇的情況下,仍然延續著下行趨勢。Canalys預計,2024年中國大陸個人電腦(PC)(含臺式機、筆記本和工作站)市場預計會縮減1%。
中國一直是PC的制造大國,本身享受著足夠優質的供應鏈和價格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CPU、操作系統符合安全可靠要求的推廣,在PC市場上也表現出了一些與全球市場的異同,在這其中有著挑戰也有著機遇。
圖片來源:Canalys
具體的出貨量表現上,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PC(臺式機+筆記本)出貨量為794.6萬臺,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約100萬臺。
出貨量排名上,聯想依然是龍頭老大,占據近三分之一的市場;隨后第二名就是PC賽道的新勢力華為,從2023年開始華為已經時常能登上PC出貨量的排行榜,這次成為第二也不意外。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是所有上榜廠商中唯一年增長率不是負數的廠商,市占率為11%,出貨量實現了微幅增長。隨后,排行榜上分別是惠普、華碩、蘋果,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0%、8%、7%。
多家數據顯示,在2022年,戴爾還曾是中國PC市場的第二名,僅落后于聯想。隨后在2023年年底,再次看到年度銷量數據時,戴爾不但落后于老對手惠普,更是被華為超越,已經是中國市場的第四名。
根據戴爾一季度財報顯示,全球范圍內戴爾營收為222億美元,同比增長6%,經營利潤為9.2億美元,同比下降14%。
具體到業務部門,客戶端解決方案集團(CSG)第一財季營收119.67億美元,略低于上一財年同期的119.83億美元,其中商業客戶業務營收101.54億美元,同比增長3%;消費業務營收18.13億美元,同比下滑15%。營業利潤為7.32億美元,同比下滑18%,上一財年同期為8.92億美元。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第一財季營收92.27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75.93億美元增加16.34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服務器和網絡業務營收54.66億美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長42%;存儲業務營收37.61億美元,略高于上一財季的37.56億美元。
戴爾COO Jeff Clarke表示,AI推動公司旗下服務器和網絡業務營收創歷史新高,AI服務器訂單量實現連續增長,達26億美元,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達17億美元,積壓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0%,達38億美元。
華為的迅速崛起似乎是有跡可循的,首先在產品層面,華為的筆記本產品在發布之初就確定了高端、商務的定位,像是最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 起售價高達11199元,但提供了不到1kg的機身重量和柔性OLED顯示屏,從便攜性到顯示效果都做到了行業頂尖水平。從用戶反饋來看,在華為鴻蒙生態的帶動下,本身筆記本與手機的聯動非常方便,也推動了很多華為手機用戶選擇華為PC。
在渠道方面,現有門店也是華為PC穩步前進的重要原因。根據華為發布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華為已在全球建立超過60000家門店和專柜,其中包含超過5500家體驗店、超過2100家華為授權服務中心,數量上與其它傳統PC廠商相比有著明顯優勢。
Canalys指出,受益于商用領域,尤其是大型國企和地方政府部門的采購需求,2024年臺式機出貨量預期將表現良好,年增長率達到10%。考慮到國有化采購的持續發展,2025年市場表現有望更加強勁,PC出貨量有望實現12%的增長。
此前政府采購信息報根據中央政府采購網的信息統計得出,2023年政府采購共有惠普、聯想、同方、宏碁、戴爾、華碩、華為七家供應商,其中惠普成交量、額均最大,共成交9520臺,成交金額達到4214.78萬元,聯想、同方緊追其后,以9153臺、4105.11萬元和8019臺、3137萬元拿下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成績。在此之后分別是華為、宏碁、戴爾、和華碩。
2024年3月,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發布《關于更新中央國家機關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配置標準的通知》,通知中再次強調鄉鎮以上黨政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在采購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時,應當將CPU、操作系統符合安全可靠測評要求納入采購需求。
此前中央政府采購網發布了公開信息《中央國家機關2024年臺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項目-3月及4月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對此政府采購信息報認為,本次采購是批量采購新規發布后的首個項目,因此備受關注。
此次中標的廠商分別是浪潮、同方、華為、聯想和中科可控,操作系統包括麒麟/統信UOS/中科方德/Win10神州網信版和其他符合安全可靠測評要求的操作系統。從結果來看,《關于更新中央國家機關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配置標準的通知》落實效果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