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演進與6G研究的并行發展
5G技術的不斷完善正在推動著通信技術的持續演進。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介紹,隨著5G網絡建設和商用化的深入,5G演進的道路也正式提上日程。2021年4月,3GPP正式將5G演進命名為5G-Advanced,預計將從R18版本開始,于2023年底完成標準凍結。

5G-Advanced的新能力拓展
與5G相比,5G-Advanced將進一步增強上行能力、寬帶實時交互和低時延等關鍵性能,為5G未來發展定義新的目標和新的能力。通過網絡演進和技術增強,實現萬物智聯等目標,將產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同時,5G-Advanced也將為6G愿景的實現奠定基礎。

6G研究的前瞻布局
盡管5G在人與人通信方面已經非常完善,但在人機物交互方面仍有進步空間。基于此,6G相關研究已經啟動,以滿足未來行業的新需求。張平院士表示,6G將增加意識空間,進一步拓展通信空間,通過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智能交互重塑世界,服務于萬物智聯社會。從理論上講,6G速度有望比5G快10倍以上,并有望在2030年前后實現商用化。

技術迭代的內在規律
每一代通信技術從標準化到實用化都是一個需要時間的迭代過程,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和節奏。市場需求是推動每一代通信技術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6G的研究不會對5G的未來產生沖擊。
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催生了醫療新研究和新模式,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時,醫療場景的復雜性也提出了對信息與通信網絡更高的靈活性和智能化要求。張平院士發布的人工智能驅動的重大疾病動態畫像新技術,在快速響應危急重癥、發現診斷依據、量化疾病風險因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