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汽車圈有一個瓜,就是廣汽本田開始大規模裁員,因為離職補償給得比較豐厚,結果名額直接被搶空了。廣本人事部一愣,敢情大家都這么積極,索性放開名額限制。
有一說一,廣本的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N+3.8的遣散費,對誰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了。這說明廣本的家底還是有的,就是之前沒少賺,賬上還有點錢。與其投進去再開發一兩款賣不動的電動車,還不如分點給員工。
我看了下今年前5個月,廣本今年前5個月的零售銷量只有18.2萬輛,同比下滑20%左右。去年2013年整一年的銷量是61萬多,同比下滑幅度也是超過了15%。可見廣本的日子并不好過。關鍵是現在電動車市場,廣本是真的拿不出一款車來應對。
像旗下的極湃01,今年前5個月竟然只賣出了413輛,去年同期還賣了兩千多輛。
極湃2更夸張,只有33輛!
除了這兩款,其他一些混動車型的銷量也基本撲街。奧德賽混動今年前5個月賣了11432輛,同比下滑超過18.4%。
所以看著這樣的銷量,企業給出了相對優厚的遣散費,換你會如何抉擇?
對于廣本的員工來說,其實不管是主動離職的,還是留下來的,可能都不是那么好的選擇,但又不得不選擇。
其實市場早幾年就變化了,真有好機會想出去的,早就跳槽了。現在這個抉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離開的,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現在的新勢力賣得好的也裁員,失業的焦慮怕是躲不過了。留下的,恐怕就要承受離職內卷的后果了。
現在這種狀態,離職后不會有新員工補充,企業也沒心思培養新人,承擔的工作必然比之前更多。企業下行,薪資大概率還是降。
雖說以前退出甚至倒閉的外企也不少吧,諾基亞、三星這些都曾經叱咤風云,說消失也就消失了,也沒見那些員工怎么樣,大家還都能找到很好的下家。
但這是在以前,以前經濟形勢好,有技術的話不差出路。這會兒汽車行業的形勢,哪吃得下這么多人?
廣本這樣帶著光環的大企業,里面的員工哪一個不是曾經的天之驕子,大多數恐怕也都在當地安了家,做出改變確實不容易。
在一個地方生根發芽,陪著企業慢慢變老,以前可能會覺得無聊,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