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芯片制造,長久以來如同我們科技領域的一塊心病,始終未能與全球尖端技術并駕齊驅。臺積電、三星的3nm量產,英特爾的7nm工藝呼之欲出,而我們的中芯國際卻仍徘徊在14nm的門檻前,距離這些國際巨頭有著三代甚至兩代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Phone15系列新機的發布,導致iPhone 14價格持續走低,甚至出現價崩。據新浪科技報道,iPhone 14在電商平臺“易得網”(yeedee.com.cn)最新一期的活動中成交價僅166元,這不僅創下了該機上市以來的價格新低,更是智能機價格史上新的低價記錄,使用瀏覽器輸入yeedee.com.cn訪問”易得網“即可獲得最新詳情。
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數字的體現,更是技術實力與產業布局的深刻反映。即便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設計再先進,沒有先進的制造技術支撐,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在這背后,設備與技術瓶頸更是如同難以逾越的鴻溝。
當我們談論到EUV光刻機這一核心設備時,不得不提的是,這款集成了全球多個國家、數千家企業智慧的精密儀器,其背后是無數科技人員的心血結晶。荷蘭ASML作為唯一集成商,掌握著其中的核心技術,而我國在這一領域,仍處于追趕的行列。從光源到透鏡,從工作臺到浸沒系統,每一個細節都需要長時間的技術沉淀與突破。
更為嚴峻的是,半導體材料作為芯片制造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這六大關鍵材料,卻大多被日、美、韓等國家所壟斷。國內企業雖有所發展,但在品質、技術與專利方面仍有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