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上購車人群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年輕群體為主,他們多是購買人生中的首臺車,或許是剛剛畢業,也或許是事業小有成就;另一類則是家庭置換增購用戶,在家庭事業穩定之后,原本的車已經滿足不了家庭需求,所以需要置換或者增購一臺品質更好的車,來提升生活品質。
但現在不少車已經脫離了車本身,而成為了一種“網紅“現象,關注度很高,里面或許有炒作的嫌疑,但這種密集的信息流很容易讓想理性購車的用戶,帶來選車上的干擾。在我看來,一臺車它的本質還是交通工具,要安全、舒適的把人從A點帶到B點,這是一臺車最基礎的使命,其次在這些基礎上再給人帶來所謂的情緒價值,但如果連第一點都做不好的話,它并不值得認可。
所以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買車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一臺車正常的使用周期也是奔著8-10年去的,大家買車,關鍵點就是選一臺品質靠譜、技術在線以及安全安心的車。廣汽本田作為老牌合資車企,在國內有著26年的歷史,越是在這種老牌車企上,我們越能夠看到他們是如何造車,如何造一臺能夠滿足長期主義理念的好車。
我們先聊聊“品質”這個關鍵詞,品質的核心就是產品質量。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叫“開不壞的廣本車”,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了廣汽本田的產品質量在大眾心中的標簽。在行業極具權威性的J.D.Power新車質量認證榜單中,廣汽本田從2020年到2023年,連續4年蟬聯榜單第一。
不管是民間的“流言”還是權威機構的背書,這后面是廣汽本田對于質量的品質密碼“嚴于圖紙要求”、“高于行業標準”,他們針對合格率設定了120%的目標,包括設計品質、制造品質、設計驗證,都是以120%的要求去把控,覆蓋了一款產品的生命全周期。正是有了車企對于產品的高品質要求,消費者買到手才會踏實,才會有好品質。
我想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買車就是圖省心,誰也不想天天去折騰車子,在這一點上,諸如廣汽本田這樣有著造車底蘊的老牌合資車企,顯然是更加靠譜的選擇。
其次我們來聊聊口碑,其實不少消費者都不是很懂車,更多是靠口碑去形成對一款車,一個品牌的固有印象,而形成好口碑的基礎就是銷量,沒有銷量就不會有口碑,沒有銷量的口碑都是“假口碑”。同樣還是以廣汽本田為例,提起合資中型車,雅閣一定是大家繞不開的車型,目前全球累計銷量超過了2200萬輛,國內的銷量超過了330萬輛;被譽為“超跑”的廣汽本田飛度,它全球累計銷量超過了800萬輛,國內也賣出了超過140臺輛;同時還有在年輕人中關注度很高的SUV-廣汽本田繽智、深受家庭用戶喜歡的轎車-廣汽本田凌派,在國內的大街小巷上也經常出現。這些滿大街跑的廣汽本田,也都是實打實的口碑。
除了燃油車,本田在電驅混動上也可以稱得上是鼻祖品牌了,目前它的混動車型在全球累計售出了超過450萬輛,廣汽本田的電驅混動車型在國內也售出了超過50萬輛。數據是最直接的話語權。如今市面上新品牌很多,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不好的,良性競爭也有利于汽車行業的發展,但是如果有些品牌成立沒幾年就說自己有著如何的造車底蘊,我認為大家可以直接避開,畢竟造車底蘊這東西真的不是靠說就可以擁有的。
如今大家買車的時候,都會比較關心車輛的智能化,這些是車企這幾年主攻的方向,比如各種車機系統層出不窮,各種智能駕駛輔助也在不斷更新,但這里面其實有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就是安全。如今在很多車企的包裝下,智能化和娛樂化畫上了等號,會讓大家忽略了重點,智能化真正底層邏輯是安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供的功能才具有價值。
廣汽本田所搭載的智能化系統,包括“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統”以及“Honda CONNECT 4.0智導互聯系統”,前者主要的作用是在給駕駛者帶來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可以實現車道保持、碰撞緩解制動、車道偏移抑制、主動巡航控制等功能;后者主要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給駕駛者帶來更多信息參考,從“周圍環境監測”、“車內乘員守護”、“車輛狀態的診斷”三個維度提升行車安全。
除了智能化系統上的安全,在車身結構上同樣也要跟得上,廣汽本田采用了目前本田最新的Honda Architecture架構,在關鍵部位的采用了1500MPa的熱成型鋼,同時為了實現輕量化,還加入了鋁材料和高張力鋼材的應用。廣汽本田旗下的雅閣、皓影和型格都獲得了中保研(C-IASI)的全優評級。
為了實現一臺車長期主義的理念,在車輛的耐造性上,廣汽本田也下了不少功夫。廣汽本田在國內擁有6大試驗驗證基地,覆蓋了70種工況和153項極限環境,包括大家熟知的高熱、高寒和高原“三高測試”,其中中國實地路況耐久測試里程就超過了30萬公里。所以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叫“本田的發動機,20萬公里才算出了磨合期”,說明了它的耐久性是有口皆碑的。
如今不少新勢力車企產品出新很快,不少消費者覺得老牌車企出車太慢,但你不知道是,一款產品背后要經歷的測試是有多復雜,只有經過充分驗證的產品,買著才放心。
本田在一眾車企中也被稱作“技術流”,很多車界的“黑科技”都出現在本田的車型上。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本田的確走在前列,比如廣汽本田所采用的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就是開創了“以電為主”的技術路線,可以兼顧燃油車的平穩線性動力輸出,也可以讓能耗更加經濟。
在插電式混動方面,廣汽本田旗下的雅閣和皓影的插混版,均搭載的是第四代i-MMD插電式混動系統,它實現了傳統插混和增程車在虧電狀態下動力性能打折的痛點,同時也兼顧了能耗經濟性,比如在此前的一項挑戰中,全新雅閣e:PHEV一箱油(43L油箱)跑出了2132.7km,皓影e:PHEV一箱油(46L油箱)跑出了1936.1km的續航成績,這很難不說是“黑科技”了。
同時針對乘坐純電車后排容易暈車的現象,廣汽本田在其推出的純電車型e:NP2極湃2上,搭載了智能高效純電架構,集成了2萬余種場景算法,以適應更多行駛場景,加上本田對于車內空間的優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后排乘坐易暈車的情況。
消費者在買完車之后,必然也會遇到用車以及后期置換的問題,對于已經在國內市場深耕26年的廣汽本田來說,目前全國252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個特約店,這些都是消費者后期維護保養車輛的保障,當然這里也勸一句要買車的朋友,買車這件事本身并不難,后期用車維護才是重點,注意辨別“買車有路,售后跑路”的品牌。
同時在保值率方面,廣汽本田也一直有口皆碑,比如在《中國汽車保值率風云榜》中,廣汽本田在2023年位列合資品牌保值率第一,2021-2022年位列第二。以車型來舉例,大家熟悉的飛度,已經連續三年位列細分市場保值率第一;而包括雅閣、繽智、冠道、奧德賽在內的廣汽本田旗下車型,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居前列。選擇一臺高保值率的車,在后期真正賣車的時候,或許才不會“肉疼”。
總體來說,對于當下計劃購車的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畢竟有著非常多的品牌和車型可選,但普通人買車本身也不易,理性對待買車,選一臺滿足自己需求,安全、省心、靠譜的車,才是重點,切記不要被各種流量沖淡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