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來自“中國·紅河蝴蝶谷”的上萬只蝴蝶將陸續在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街區亮相。這是長寧區首次與對口協作的云南金平縣合作舉辦蝴蝶展示活動,也是展現長寧區與金平縣28年對口協作成效、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新嘗試。
自1996年起,長寧區對口幫扶金平縣,長壽康寧、長壽金平兩地“千里結親”,書寫了跨越山海、跨過世紀的滬滇協作佳話。2023年以來,兩地圍繞項目計劃、產業合作、園區共建、人才交流、勞務協作、消費協作和社會幫扶等重點工作,展開了全方位深入交流合作,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
項目資金管理更加規范
制定出臺滬滇協作項目管理辦法,緊盯項目立項、公告公示、項目實施、項目驗收、項目審計、資金撥付、資產確權移交及聯農帶農機制的落實等重點環節,加強“全周期管理”“全過程監督”。

鄉村建設成為示范樣板
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目標,共謀發展思路,精心打造一批和美鄉村示范點,形成了滬滇協作助力鄉村建設“4+”模式,即鄉村建設+文旅融合發展、鄉村建設+邊貿助推、鄉村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鄉村建設+產業發展。

結對幫扶邁上新臺階
圍繞金平所需,發動慈善機構、社會組織、金融機構、外企等,從項目、資金、物資等方面實施精準幫扶,進一步深化拓展幫扶的深度和廣度。2023年各類捐款、捐物首次突破1000萬元大關。

消費幫扶取得新進展
推動“長壽金平”6大品類14個產品成功入選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百縣百品”目錄,位列紅河州對口縣第1名。2023年采購、幫助銷售金平農特產品1500余萬元,完成指標數的306.2%,創下歷史新高。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合作共建綠色農產品產業園1個,成功引入6家東部企業落地,實際到位投資6004萬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63人(其中脫貧戶17人),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9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