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變革,電信運營商如何搶抓機遇,先行先進,布局未來之路,是全行業面臨的戰略課題。6月26日,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MWC上海)開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分別提出了5G“下半場”的破局之道。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透露,中國移動將大力推進“AI+”行動計劃、“BASIC6”科創計劃、“兩個新型”升級計劃,通過“三個計劃”持續推動全方位、系統性創新,為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強移動力量。
第一,推進“AI+”行動計劃,打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高地。一是推進“AI+原生應用”。全面升級、重塑公眾產品服務,推出醫療、教育、娛樂等方向的AI智能體,打造有智慧、有溫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務。同時,構建涵蓋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務)平臺、行業大模型、產品應用的AI+DICT服務體系,面向工業、能源、交通等重點行業,培育“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級AI解決方案,推動AI深度融入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關鍵環節。二是推進“AI+新興技術”。發揮AI賦能其他技術創新的“元技術”作用,依托其在知識整合、邏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洞察在傳統技術研發中難以發現的規律,加速算力網絡、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升級。三是推進“AI+未來產業”。聯合產業伙伴,共同推動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交叉滲透,加速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新業態成熟,讓AI具備更強大的認知力、判斷力、創造力。
第二,推進“BASIC6”科創計劃,厚植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沃土。一方面,持續強化前沿創新。強化算網大腦、多模態大模型、隱私計算、內生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一體推進5G和6G演進,加快新型網絡架構、通感算一體等技術突破,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持續強化融合創新。設立一批校企聯合研究院和產業研究院,推進BASIC6技術在標準路線、體系架構等方面的協同互促,帶動AR/VR、工業互聯網、元宇宙等信息技術交叉融合領域的創新發展,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第三,推進“兩個新型”升級計劃,筑牢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座。一方面,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向空天地一體化演進,促進航空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與地面網絡深度融合;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向通智超量一體化演進,打造多元泛在、綠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強化超算、量算等社會算力并網;加快數據基礎設施向感知、傳送、存儲、處理一體化演進,構建支撐數據要素高效流通的數聯網(DSSN),賦能海量、多維數據的安全交易和深度運用。另一方面,推進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升級。推動5G-A、三維空間導航等技術在文旅、物流、應急等低空經濟領域應用,創新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車聯網解決方案,打造智能家居、工業視覺檢測等視聯網產品,不斷開拓信息服務新藍海。
重塑網絡,中國電信全面推進“5G+云+AI+應用”
“我們感受最深的是,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推動信息通信業進入以‘網+云+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時代,成為5G網絡創新和應用拓展的關鍵驅動因素。”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5G正進入以行業融合應用創新促進價值全面釋放的‘下半場’。”
在柯瑞文看來,一方面,AI將重塑網絡架構和運營模式,加快推動云網融合、智能敏捷,有效提升5G網絡性能,改善網絡效率、能耗、客戶體驗;另一方面,AI的發展,特別是行業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將極大拓展5G應用場景,推動行業應用的爆發式增長,更好地滿足和引領客戶的智能化轉型需求。

基于此,柯瑞文介紹了中國電信開啟5G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三方面具體舉措。
一是深化5G融合應用創新與推廣。打造5G行業應用,是5G發展新階段的主要任務。中國電信將全面推進“5G+云+AI+應用”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面向新型工業化,持續升級5G融合產品體系,打造5G確定性網絡、輕量化5G等新能力,基于星辰大模型重構5G能力魔方,形成覆蓋更多行業、更多場景的5G定制網解決方案,規模化融入千行百業;推動5G能力深度融入行業設備,加大”翼云采”和”翼云控”推廣力度,有效推動5G從生產輔助環節深入到產線自動化等生產核心環節,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面向智慧城市和社會治理,加強各地數據流通基礎設施、視聯網、5G低空網絡等布局,持續升級云網融合的城市數字基礎設施,構建高性能的城市智能中樞,深入開展數據運營,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消防、智慧社區等豐富應用場景,賦能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在應用融合創新和推廣的過程中,持續推動AI技術與各行業生產流程緊密結合,打造一系列行業大模型,推出一系列AI+終端,有效提升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體驗;加大量子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持續升級量子安全云、量子密信、量子密碼解決方案等,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安全護航。
二是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5G行業應用的創新和推廣,對數字基礎設施提出更高要求。中國電信將穩步推動5G網絡升級。加強5G-A戰略布局,加大6G研發力度,堅持5G-A/6G一體化推進。聚焦重點場景,提升5G大帶寬能力,打造萬兆下行、千兆上行的極致體驗;聚焦重點城市,構建可靠穩定低空通信網,形成空天地全域立體覆蓋網絡能力;推動5G網絡與AI融合,智能化調配資源提升網絡體驗,不斷優化網絡大模型,加大AI節能技術應用,提升網絡效能。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互聯網。適度超前建設智算基礎設施,在熱點區域建設超萬卡的超大智算集群,在西部地區打造大規模綠色智算池;推進數據中心向AIDC升級,全面支持“兩彈一優”(彈性供電、彈性制冷、氣流組織優化)和全液冷架構;打造跨DC分布式無損網絡,年內完成400G高速全光網全國覆蓋,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帶寬升級;持續升級“息壤”“云驍”“慧聚”三大智算平臺,提升算網感知、跨域調度、隨愿自治等能力,實現算網資源匹配最優。加快自主研發通用大模型。發揮算力、數據等方面的優勢,遵循大模型的研發規律,加強合作創新,持續開展通用大模型底層能力攻關,夯實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基礎底座。
三是打造更加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云網能力開放和應用是實現5G toB成功的必要條件。5G發展的新階段,也將是產業合作的新階段。推動云網融合,打造開放合作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大平臺,是中國電信的戰略方向。中國電信積極響應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提出的Open Gateway倡議,與GSMA聯合成立了全球首家Open Gateway Open Lab,支持更多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場景應用,與GSMA聯合舉辦的編程馬拉松大賽現已進入決賽階段。近年來中國電信著力打造昆侖云網操作系統,推動云網資源統一調度和開放,這也與Open Gateway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下階段將進一步加大攻關力度,提供更加豐富的開放編程接口與服務能力,把昆侖云網操作系統打造成全社會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系統,攜手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數字化應用創新。持續推動WBBA(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發揮資源共享、科技創新和開放生態的平臺作用,積極推動WBBA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組,加強與全球合作伙伴在大模型等領域的技術交流和聯合創新,彌合全球在連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發展鴻溝,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直面行業困惑,中國聯通提出智能時代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