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幾年前的網劇、網大,微短劇在今年就是影視界最前沿的弄潮兒,同時,也正式進入這一屆上海電視節的官方主題。
6月25日,首屆上海微短劇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大會圍繞微短劇產業“品質”創制、“數智”應用、“新質”發展等議題,設立政策發布、項目展演、圓桌論壇、市場發布、創投洽談等環節,從官方扶持、企業熱潮和理性探討幾個方向,為微短劇鋪好了未來的路,無論是豎屏還是橫屏劇,從傳統影視公司,如完美世界、騰訊視頻、檸萌影視等,到因為網文和創作而火起來的新興公司,以及影視拍攝基地,各個在微短劇風潮中嘗鮮的團隊齊聚一起,共同探討探究微短劇的“海洋”還有多寬。

活動現場
3年300部精品劇,每年5000萬經費
大會期間,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點發布《關于上海促進微短劇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圍繞推動微短劇全產業鏈經濟發展,從培育市場主體、加速產業集聚、精品內容引領、鼓勵布局海外、優化審批流程等方面提出9條硬舉措,以“政策+服務”組合拳,力爭在3年內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劇,培育壯大10家行業龍頭企業,基本形成空間集聚、主體豐富、創作活躍、科技賦能、服務精準、健康有序的產業生態。
據悉,為支持上海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在資金方面,上海每年將統籌設立5000萬元的上海網絡微短劇產業引導經費,其中,市級資金將重點用于推動微短劇精品創制、模式創新、國際傳播等方面,單個微短劇項目最高扶持資金可達300萬元。楊浦、松江、閔行等區級資金將聚焦區域內微短劇產業鏈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扶持,給予租房補貼、上市補貼、融資服務等。

活動現場
此外,上海還將配套推出一攬子微短劇扶持計劃:其中“繁花計劃”重點支持一批緊扣時代脈搏、凸顯上海特質的微短劇項目,給予劇本論證、拍攝協助、內容審核、資金扶持、流量扶持、評獎評優、宣傳推廣等扶持;“出海計劃”依托上海視聽精品海外推進等交流項目,鼓勵和支持重點創制機構、平臺運營公司拓展微短劇的多語種海外市場;“優才計劃”為引進和培養微短劇緊缺人才提供租房補貼、人才公寓、落戶上海等各項支持;“保障計劃”探索建立區級內容審查服務中心,提供微短劇創制立項備案、成片審查等“家門口”的管理服務。
以及在產業鏈的優惠扶持方面,上海將在楊浦、松江和閔行三區,分別打造微短劇產業平臺集聚區、微短劇拍攝制作集聚區、以及基于生成人工智能和專業廣電技術的全國微短劇標桿產業園區。會上,楊浦、松江分別出臺了支持微短劇發展的區級政策,涵蓋精品扶持、企業落戶、技術應用、人才引進等多方面。
同時,由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業行業協會共同發起的上海微短劇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匯聚產業合力,為上海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抖音、嗶哩嗶哩等多家微短劇產業上下游代表性企業,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楊浦科創集團、上海倉城等數家產業園區,作為首批聯盟成員加入。

活動現場
建立微短劇的產業鏈
此次微短劇大會邀請了不少行業頭部公司,共同探討微短劇接下來的趨勢和發展,它們中包括常年深耕長視頻,想在微短劇開始發力的傳統平臺騰訊、嗶哩嗶哩、快手、咪咕等,也包括以制作長視頻為主,正在利用經驗下沉到微短劇中的傳統制作公司,如檸萌影業、完美世界、開心麻花等,還包括年輕卻有自身優勢的“片場新人”如小紅書、七貓影視、粒粒橙等,以及在海外市場已經獨占鰲頭的crazy mapple studio。
對于當下微短劇的火爆,騰訊視頻銀河工作室負責人曹睿從平臺的角度講,政策至關重要,“公開、開放、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才能讓創作者安心創作,讓產業可持續發展。”他也提到,各行各業涌進微短劇,將讓整個產業鏈更加完善。
好內容才是最關鍵的推動力,這是業內的共識。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周元說,“無論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剛才講到各種各樣的商業形式或者各種各樣跟產業的結合,我覺得它的驅動力的原點來自用戶對好的劇情內容的需求。”

活動現場
嗶哩嗶哩黨委副書記、紀錄片及精品短劇總監制張元提出,不是創作者認為好就是好,他強調與用戶需求匹配的才叫好內容,“碎片化的時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用戶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了變化中的慣性,怎么讓這些變化中的慣性更能符合市場需求,能有更好的內容來匹配,這個也是精品微短劇內容發展的大的訴求。”新入局的小紅書互聯網和文娛行業群總經理趙維晨從小紅書本身的經驗出發,肯定了內容的重要性,但也提出了擔心,“內容供給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原本的長時間內容被大量擠壓為1-3分鐘。”
好的內容也是微短劇精品化最大的方向。在野蠻生長了一段時間后,微短劇精品化勢在必行。目前,大多數微短劇“太粗糙”,無論是內容還是制作,都顯得不入流,依然保持著從短視頻平臺起家的低俗化的敷衍底色,因此若想讓微短劇越來越好,行業亟需精品化。
在場的業界人士給出了不少具體建議,大致可以總結為四點。
首先,好內容是基礎。嗶哩嗶哩紀錄片及精品短劇總監制張元強調,第一要保證的是好內容。快手星芒短劇業務負責人王海月則補充說道,“接下來要規避內容的同質化,很多重復不斷的故事情節在不斷地一次又一次被拍攝和用戶消費的過程中,其實用戶會產生一些審美疲勞,今年我們做了各種題材的嘗試,校園、都市、青春、愛情、公路電影、喜劇,甚至于代際關系的題材,就是希望針對不同的用戶我們能做更多內容多樣性探索。”
其次,從長視頻經驗出發,專業的團隊是精品化的重要保證。“無論說內容、產業,說各式各樣的東西,從我們業務的視角來看,它的背后永遠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未來最重要的展望發展的重點還是在發展人。”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周元說。
另外,大家不約而同提到產業鏈的重要性,這是和長視頻略有不同之處,由于微短劇本身性質的特殊性,其本身就和商業化息息相關。小紅書互聯網和文娛行業群總經理趙維晨說,“宣發、內容制作、投資,要把整個鏈條快速建立起來。從產業鏈來說,從投資人、品牌方,到內容的生產方、發行方、平臺方,我們每一個產業鏈鏈條上的參與都需要高度擁抱精品化、高端化的視角。”
快手星芒短劇業務負責人王海月,也認為給諸多創作者提供商業化便利是微短劇發展的關鍵,“平臺幫助大家在產品能力上、鏈路上、平臺撮合上,可以幫助這部分優秀的合作伙伴進一步完成他的商業變現,這樣的話他有更好的動力持續做好內容。”
精品化如何實現
平臺和投資方有精品化的意愿,但當下微短劇依然是較為混沌的狀態中,微短劇之所以能流行,本質是由其爽點作為核心點,其中也出現了一部分內容流向低俗化、過度戲劇化的現象。
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陳宣說,“用戶在消費微短劇的時候,首先大家對于這種內容信息密度比較大,情緒濃度很高,以及情節密度反轉密度比較強的內容,是比較強需求的。而且現在用戶黏性很強,每天消費微短劇時長在增加。”
反轉本身作為爽點,是毋庸置疑的付費點,每一種題材都可以疊加狗血和反轉,因此題材本身的選擇更是當下微短劇市場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近日,專注亞洲各國各地區影視劇的評分網站MDL上,出現了一篇推薦中國微短劇的片單
對于完美世界而言,偏女性題材,家庭、愛情、婚戀這個大的題材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陳宣表示,“在女性賽道深耕的同時加一些新鮮的元素進來,會擴寬我們在微短劇的可能性。”
粒粒橙傳媒短劇負責人楊菲提出,觀眾對微短劇的選擇也可能基于自我表達,“他們希望能在內容中去映射到自己,他們希望從中抒發自己的心聲,這點是特別好的啟發。未來我們創作短劇過程中要不斷地審視我們的題材和內容,更好的跟觀眾進行連接和共情。”
微短劇最初是從網文“廣告”發展而來,對于七貓這樣的網文平臺而言,大量的版權天然給微短劇豐富的土壤。七貓影業短劇負責人劉沐晗談到,他們正在利用大數據、人工+算法,雙管齊下,篩選出網文中比較符合短劇用戶喜好的內容,“兩者疊加,我們未來希望能形成一個數據模型,來給大家提供一些便利的利于創作的條件。”根據當下的數據,劉沐晗透露,男頻市場非常具有潛力,“不管從跟游戲結合的互動短劇,還是規模很大的小程序劇當中,都可以看到,其實男性對于短劇的消費能力是非常高的。”
在觀眾端之外,制作方當下很關心的還有微短劇的商業化問題,付費觀看本身就是商業行為,其背后牽連的商業鏈和商業能力都不容小覷。《執筆》制片人宗楠以做橫屏短劇為主,她提出,“品牌化定制,做劇場化的整個鏈路的發展,以及到最后帶貨這樣一個模式,其實它是一個比較長遠的商業模式。”

《執筆》海報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精品短劇負責人謝佳冰則希望能依靠平臺,形成屬于微短劇自己的商業閉環,甚至和線下娛樂方式結合,“內容做到精品化,做到品牌,來實現全域營銷的商業閉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更加重視IP的加持,今年我們已經確定落地在孵化的一個作品,一個系列短劇,用線上的短劇IP打通線下消費娛樂空間,我相信這個也是未來一個很好的短劇在商業化收入上的新的增長點。”
在微短劇的當下發展里,除了本身的付費、IP、商業化,還有已經動起來的方向,即文旅定制。既給文旅行業帶來新鮮感,也給微短劇行業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快手星芒短劇業務負責人王海月舉例快手和廣西的《孤單旅行團》以及北京文旅劇,在快手有3億以上播放量。

《孤單旅行團》海報
騰訊視頻銀河工作室負責人曹睿表示,微短劇融合文旅,天然有高效率和高速度的優勢,而這個形式本身,也拉近了觀眾和文旅的距離,“我可能在閑暇時間去刷幾集微短劇,可以了解到當地的風景也好、人物故事也好。微短劇是特別容易去把其中的人物做到極致化的。”但他也提到,這件事并不容易做,“拍攝制作來講其實不難,但是如何做一個既有流量、又有口碑、又有市場效益的一部微短劇+文旅的作品?我也看到了不少劇集,整體的效果也沒有那么好。”
嗶哩嗶哩精品短劇總監制張元則針對這個話題提出,應該重視參與感和互動性的融合,“我們怎么能把線上大家的參與度和線下我們所想要引導的參與度,把它融合起來,從內容到故事、人物、景點、城市文化,把它們形成一個有效的串聯。”他還提到,從產業鏈角度考慮,如果要實現線下目標,文旅類微短劇一定要走精品化路線,“稀缺題材和頭部題材可能是我們未來重要的目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