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領銜,日系車企組團降價,這真應了那句話:形勢比人強。然而只是這種程度的價格戰真的足夠嗎?
每逢618,電商圈就會變得熱鬧非凡,而今年這股“降價特賣風”也吹到了汽車圈。618期間,一汽豐田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一汽豐田618特賣會”的文章,家用轎車領域的常青樹卡羅拉限時綜合優惠4.3萬元,降至7.98萬元起,卡羅拉銳放限時優惠3萬元,起售價下探至9.98萬元。一時之間,“一汽豐田卡羅拉已不到8萬元”的詞條稱上了熱搜。
在這則文章中,一汽豐田使用了一句耐人尋味的宣傳標語,即“超BeYonD品質、超BeYonD價享”,BYD三個字母還特意大寫,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這明顯是沖著比亞迪來的。
遙想當年,身為日系三大媽之一的卡羅拉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即使官方鮮少有降價優惠,但該車依舊保持著極高的銷量。當年落地怎么著也要十三四萬的卡羅拉,現在落地價已不到十萬元,想想真是令人唏噓。
無獨有偶,一汽豐田帶頭降價,其他的日系車企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其中該品牌的同門兄弟廣汽豐田也在618期間推出了限時購車權益,今年才完成產品換代的凱美瑞雙擎含權益售價14.98萬元起,對比官方指導價格降低3萬元,燃油時代的中型SUV霸主漢蘭達雙擎含權益售價為21.79萬元起,相比官方指導價下調3.2萬元。
與此同時,本田和日產也沒有閑著。據了解,廣汽本田的優惠力度相當可觀,指導價15.99萬元起的ZR-V致在限時直降6萬元,直接俯沖10萬元以內。此外,東風日產也推出了限時優惠活動,指導價格12.99萬元的軒逸悅享版限時起售9.98萬元。
可以說,在今年的618期間日系車企空前活躍,一邊大幅降價,一邊蹭熱點炒作,忙的是不亦樂乎,這與他們此前高高在上的姿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么為何之前從容不迫的日系車企們,如今對降價甩賣這件事抱有這么高的熱情呢?原因很簡單,國內車市內卷加劇,之前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只能拿出足夠的誠意。
根據乘聯會所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1~5月份中,我們自主品牌的累計份額已經達到了56%,相比22年同期增長了6.6個百分點。蛋糕就這么大,我們吃的多了,合資車企自然要吃得少一些,其中在5月份中日系品牌的份額占比已降至14.8%,同比下滑3.2個百分點。誰在蒸蒸日上,誰在走下坡路,從數據可以看到非常明顯。
為何日系品牌,甚至說是合資品牌在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呢?原因也不復雜,三個字:新能源。從數據來看,我國新能源乘用車5月份的批發及零售滲透率分別達到了44.2%和47.0%,相較22年同期分別提升了10.2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在這其中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5%,此外它們僅占新能源市場份額的4.5%。顯然,依舊活在舊時代,以燃油車為主營業務的合資車企已經跟不上國內汽車市場的節奏,在此背景之下,日系車企的具體降價行為也顯得順理成章,只是在降價之后,日系車企還能續寫往日的輝煌嗎?我看希望不大!
以日系車企代表一汽豐田舉例,該品牌在今年1~5月份的總銷量數據為265,000臺,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4%。其主力車型卡羅拉5月份銷量只有7693臺,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5%,整體的頹勢相當明顯。然而就是這樣,一汽豐田在日系陣營中也算是堅挺的存在,其他日系車企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
而在日系車型加入價格戰的同時,也將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就是盈利,以卡羅拉舉例,坊間傳聞該車如今7.98萬元的促銷價格已經逼近了單車盈虧的平衡點,也就是說基本只賺吆喝,不掙錢,這反映出價格戰對于日系品牌盈利能力的影響。其次便是日系車引以為傲的保值率,新車的價格都降了,二手車沒有不降的理由,可以預見在經歷這一波沖擊之后,日系車企的品牌溢價能力會大打折扣。
車叔總結
日系車企手拉手組團降價,這樣的大場面放在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個人認為,這將成為中國汽車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歷經多年發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攻守形勢終于發生了變化,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車企高舉“新能源”的大旗,向合資車企發起了沖擊。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之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要么被巨浪裹挾向遠前,要么被永遠的拍在沙灘上。當然在這里我們也需提醒一下各位車企高管,造車這件事可以卷價格、卷品質、卷智能…萬物皆可卷,唯獨不能卷底線,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偉大的時代,大家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