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市場風云突變,今年1-5月,國產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銷量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比亞迪、奇瑞、吉利民營自主三強1-5月銷量分別增長26.8%、51%和45%,達到127萬、90萬和79萬。長安自主品牌也有90萬的銷量,增速達11.6%。
大部分國產品牌在1-5月都有增長。
與之相比的是合資品牌遇到極大的挑戰,尤其是與比亞迪同在廣東的日資車,銷量下滑明顯。其中廣汽豐田1-5月銷量下滑27.3%。
廣汽豐田將如何改變現在的困境?是與比亞迪一起降價卷價格,還是給車型附加更多的價值?

廣汽豐田選擇的是增加車型的附加值。與其無底線地降價,不如讓廣汽配得上價格。
廣汽豐田的做法是與國內頂級科技公司合作,給新款車型增加價值。
廣汽豐田的科技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除了已經宣布的華為和騰訊外,廣汽豐田還將在科技日上公布更多的合作伙伴。

2023年廣汽科技日
在2023年的廣汽科技日上,廣汽公布了飛行汽車GOVE、鉅浪-氫混動系統車型、廣汽魔方場景共創平臺等等。
其實從2019年開始,廣汽就已經轉型科技企業,2022年,廣汽集團新增專利申請3255件,新增研發投入65億元。

經過幾年的技術沉淀,今年又要聯合國內其他科技公司,2024年廣汽科技日公布的黑科技、新功能極有可能是最炫的一次。
廣汽豐田的翻身機會不在豐田而在于廣汽,國內的汽車研發氛圍遠遠好于日本,廣汽的科技加上豐田的汽車領域的技術沉淀才是廣汽豐田未來的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