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宣布了銀河系列的產品規劃:2年內推出7款電動車。
除去已上市的銀河L6、L7和E8以外,剩余4款包括了——
1款插混車的銀河L5,以及3款純電代表的銀河E5、E6和E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即將過半,至今銀河系列仍未推出任何的全新車型。
遲來的銀河E5,將成為2024年銀河系列的第一聲炮響。
這一炮,將投擲到戰火密集的緊湊型SUV市場。
面對著有埃安Y、元PLUS等熱銷車型鎮守的細分賽道,銀河E5能成功突圍嗎?
從一開始,吉利銀河就提出了“只做高價值新能源汽車”的主張。
借此,吉利希望銀河起到這樣的作用——改觀過去吉利燃油車的市場印象。
如此一來,這也就能理解為什么去年有過“銀河L6定價比起秦PLUS DM-i高”的爭議。
用上CMA架構、尺寸更大、動力更強、懸架選材更高級的銀河L6,實際定位要在秦PLUS DM-i之上。
但無奈在去年比亞迪冠軍版的氣勢壓迫下,外界對于銀河L6的呼聲,更多也只有降價。
不過,吉利銀河一直為所不動。
這除了有定位上的堅持以外,當下另一主因亦得到了揭曉——要顧及定位更入門的銀河E5。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上市的銀河L6龍騰版,已將起售價拉到了9.98萬元。
這樣,銀河E5還能堅持「高價值」的主張嗎?
在目前銀河系列為數不多的車型里,吉利均強調了“架構造車”的概念。
銀河L6、L7均出自于CMA架構,至于E8則是銀河系列里首款SEA浩瀚架構車型。
去年吉利還透露過,銀河L6將是CMA架構下尺寸最小、價格門檻最低的車型。
這番說辭也沒有問題,因為如今銀河E5再打出了新的架構概念——GEA架構。
相比于燃油車時代的BMA、CMA架構,GEA架構將打破尺寸標準的約束,覆蓋從A級到D級的不同尺寸產品。
再者,GEA架構還能兼容純電、混動、增程、甲醇等多種驅動形式。
GEA這樣的架構定義及取名,多少也是在向SEA浩瀚架構看齊。
不過,GEA架構能兼容多種驅動形式,SEA架構則只做純電車,這是兩者的主要差異點之一。
關于吉利的汽車生產架構能力,能被多個品牌共用的SEA架構已給出了充分說服力。
其中,像極星、smart、路特斯的SEA車型亦交出不俗成績,順利通過了海外市場的檢驗。
對此,吉利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傳海就自豪說到——
「我們現在已經做到了中國汽車技術出口的領導者,全球化程度在中國品牌里應該是做得最好的?!?/p>
「在2010年吉利收購了沃爾沃以后,我們在2013年成立了CEVT研發團隊?!?/p>
「從中,我們構建了面向全球的研發技術體系,適應不同市場的目標和法規標準?!?/p>
「沃爾沃EX30除了造型和產品定義以外,其它都是由我們吉利研究院的團隊負責開發?!?/p>
「對于不同市場的要求,我們從體系能力到技術研發能力,都是沒有問題的?!?/p>
顯然,吉利架構能力的“強”,早已得到了海外市場的肯定。
事實上,銀河E5也有著“生而全球”的目標。
作為銀河系列首款左右舵同步開發的車型,銀河E5符合了89個國家的產品標準。
這樣高的定位,已然說明了銀河E5不俗的產品力。
為此,新車準備了11合1的高集成度智能電驅,體積僅72L,且重量只有79.8kg,可實現高達90.04%的綜合效率。
再者,該電驅系統的高環極速達180km/h,并支持按照該速度持續穩定行駛42分鐘。
這般極速能力的設定及保障,加上銀河E5還有著高達78km/h的麋鹿測試車速、5.4米的最小轉彎半徑、50:50的前后軸荷比等特點。
銀河E5進軍歐洲,大概已被寫進了計劃事項當中。
除去高價值的電驅實力以外,銀河E5還將首發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鐵鋰電池——神盾短刀電池。
吉利指出,新電池在安全性、循環壽命、快充能力和低溫放電表現等方面,均實現了技術突破。
其中,神盾短刀電池在極限破壞條件下,依然穩定可靠,達到了“軍工級”的安全水平。
據悉,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近200Wh/kg,配合整車Cd 0.269的低風阻以后,銀河E5實現了不俗的純電續航表現。
新車CLTC續航分為440km和530km兩個版本,再參照動力數據的160kW和320N·m、6.9秒破百。
這些參數,無一不是要稍稍壓過比亞迪元PLUS一頭。
顯然,銀河E5清楚它要挑戰的對象是誰。
在今年的新春寄語里,淦家閱寫了這么一段話——
「2024年,又將是一個‘卷’的年。卷價格,卷產品,卷服務,卷流量……一切都到了‘見真章’的時候。」
在開年工作的頭一天,比亞迪就拿出了降價2萬的秦PLUS DM-i榮耀版。
而近來,9.98萬起售的秦L和海豹06,則再把內卷程度推向了新的高潮。
對此,各車企大佬都坐不住了。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不反對價格戰,也不怕打價格戰。
「讓利可以,但讓本就不可持續了,企業沒有效益就無法生存。」
而在李書福看來,如果市場化水平高,透明公平競爭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壞事。
「無窮無盡的內卷,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p>
至于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作為“卷王”的代表,他自然可以給出風清云淡的回應——
「價格戰要量力而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過。」
「就像牌局一樣,這一局不行,還有下一局?!?/p>
如此看來,面對著去年賣了超過30萬輛的元PLUS,銀河E5就是吉利開啟下一牌局的新王牌。
跟續航和動力數據的打法一樣,銀河E5銳意也在尺寸上超越元PLUS。
4615x1901x1670mm,軸距2750mm,銀河E5的確在每一環上都交足了功課。
再者,即便是主張大空間的埃安Y,也在身材上全方位落后于銀河E5。
一把超越了銷量前二的競品,銀河E5「要必勝」的決心顯露無疑。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E5的2750mm軸距,跟極氪X、smart精靈#1一致。
再算上領克正在籌備的A級純電SUV以后,吉利控股集團算是把「架構共享」的玩法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除去打出尺寸優勢以外,銀河E5還試圖打出「高價值」體驗的賣點。
新車前排座椅配備6向電動調節,高配版本進一步提供加熱、通風、按摩和記憶功能,且后排座椅還支持30°/35°兩檔角度調節。
此外,車內還準備了33處儲物空間,讓小車用起來也能有大車的寬裕感。
更重要的是,銀河E5還將首發吉利自研的“Flymesound無界之聲”。
其中,行業首創9.1.6立體環繞聲布局,至高可容納27個揚聲器,額定功率可達2000W。
這樣的音響配置投入,結合銀河E5的入門級緊湊型SUV定位,可以說是下血本了。
小車也能有大空間,還有越級配置享受,這大概就是銀河E5的高價值主張。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E5跟隨了領克的步伐,采用了自研的龍鷹一號芯片。
這,是銀河系列首次采用自研芯片。
AI算力是高通驍龍8155的2倍,龍鷹一號芯片給出了當仁不讓的實力。
此外,近日上市的翼真L380也用上了同款芯片。
出于保障供應鏈、成本分攤等考慮因素,未來吉利控股旗下品牌或將逐步告別高通,轉用自研芯片。
一邊是改換芯片,另一邊則是換用Flyme Auto系統。
銀河E5,是該系列里首款用上Flyme Auto系統的車型。
吉利表示,未來銀河系列產品均可升級到Flyme Auto系統。
不難看出,吉利內部在做著資源整合的動作。
李傳海指出,「之前吉利打的是多品牌戰略,但這是發展階段的產物,我們現在已經在做內部的協同規劃?!?/p>
「我們已經到了,要怎么把這些資源充分形成合力的階段?!?/p>
正因如此,之后Flyme Auto系統將更多出現在吉利旗下的各個品牌。
此外,日前還傳出了“吉利將整合旗下不同智駕研發團隊”的消息。
照此來看,該消息并非是空穴來風。
為應對市場的卷,現時各家的調整動作都已深入到了內部整合當中。
盡管如此,只要比賽一天不分出個勝負,內卷就始終不會停息下來。
如此一來,這也能理解為什么銀河E5要準備CLTC續航440km的入門版本。
目前,430km續航的元PLUS榮耀版,起售價已低至11.98萬元。
有過去年銀河L6“硬扛”的經歷以后,這次銀河E5大概率將給出更干脆有力的定價。
銀河,不能、也不會再等了。
吉利曾表示,希望銀河每款產品都能進入細分市場的銷售前三。
根據今年前5個月的統計,吉利銀河系列累計賣出6.5萬輛。
已有3款產品的銀河系列,至今仍保持著月銷1萬+的狀態,這般表現距離目標還有著差距。
不過,今年還有4款車型要推出的銀河系列,手上能打的牌足夠多。
銷量邁上新的臺階,這不過是時間問題。
也許,騰飛就從銀河E5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