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頗為玩笑地比喻,稱甲骨文是“美國版華為云”,作為軟件服務提供商,正是上個時代里的“大象”。
9月10日,美股市場上演了一幕罕見的“財富大挪移”。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股價一夜之間狂飆近40%,市值暴增逾2400億美元,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與此同時,公司創始人拉里·埃里森的財富激增千億美元,總身家達到3930億美元,一度超越馬斯克,坐上了全球首富的寶座。而全球首富背后的公司為何此前“無人知曉”?有人頗為玩笑地比喻,稱甲骨文是“美國版華為云”,作為軟件服務提供商,正是上個時代里的“大象”。
隨著股價在收盤前小幅回調,埃里森的首富位置并未穩固,馬斯克很快再度反超。
這場資本狂歡的導火索,是甲骨文與OpenAI敲定的一份高達3000億美元的算力大單,被業內稱作“史上最大云合同”。一紙合約,讓這家傳統軟件巨頭瞬間站上了AI浪潮的風口。問題是:甲骨文憑什么能完成這樣的逆襲?

一份驚天協議,甲骨文引全球關注
9月10日美股收盤,甲骨文用一份亮眼的財報和一份震驚全球的超級合同,徹底點燃了市場情緒。
公司公布截至8月31日的202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總營收1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略低于市場預期。但真正讓投資者瘋狂的,是其4550億美元的剩余履約義務(RPO),遠超市場想象。RPO代表的是已經簽下但尚未確認的訂單,這相當于未來幾年穩定的“收入蓄水池”。
一份堪稱“歷史之最”的合作協議寫明:甲骨文與OpenAI簽訂為期五年的3000億美元算力采購協議。
不過,這份協議的背后也埋藏著巨大的問號。據量子位報道,按照協議,OpenAI未來每年需要向甲骨文支付約600億美元的算力費用,而對比其今年6月披露的年營收規模,只有約100億美元,連支出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說,OpenAI的“燒錢速度”在全球初創企業中幾乎無人能及。去年,CEO奧特曼就曾向投資人承認,公司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盈利,在此之前累計虧損可能高達440億美元。這讓外界擔心,OpenAI是否真的有能力長期承擔如此龐大的合同。OpenAI押注甲骨文,甲骨文也押注OpenAI,雙方的命運某種程度上綁定在了一起。
也正因如此,這份合作的可行性幾乎完全取決于ChatGPT能否維持高速增長,不僅要在消費端吸引數十億用戶,更要在企業市場、開發者生態、行業應用中實現廣泛落地。否則,再大的合同也可能成為雙方沉重的負擔。

OpenAI的野心,與膨脹的算力生意
對OpenAI來說,算力已經成為其發展的核心瓶頸。隨著GPT系列模型規模的持續膨脹,每次迭代都意味著指數級增長的算力需求。
2025年1月21日,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一項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龐大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計劃啟動,預計將投入500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計算設施等關鍵技術平臺。這項計劃里的關鍵一方,便是OpenAI。
而其與甲骨文的合作,被看作是這項計劃中的一部分。
在云計算時代,甲骨文的云基礎設施(OCI)有著差異化優勢,其數據中心網絡架構簡潔,成本控制更優,在AI大模型訓練中能夠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算力。實際上,云端算力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有AI類從業者曾經告訴鳳凰網科技,“推理側大家一般會選用云上的MaaS和線下本地化部署”,云上部署的靈活性更高,并且隨著模型能力的提升,云端算力的成本也有可能進一步下降。今年3月,華為云正式推出了基于MaaS的Tokens服務,8月,華為云再度宣布其Tokens服務全面接入CloudMatrix384超節點。有著更強大雜燴能力的華為云,曾通過從軟件到硬件的重構,全面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

因此,此次合作對甲骨文而言,是重返全球科技舞臺中央的機會。甲骨文的創始人成為全球首富,不是一個意外,而是一種趨勢。在中國市場,阿里云、華為云、火山引擎這些云服務商都在押注AI,完成下一個時代的攀升。
不過,狂歡之外,風險正在快速聚集。對甲骨文而言,雖然訂單爆棚、股價狂飆,但其財務結構并不輕松。最新數據顯示,甲骨文債務權益比高達427%,相比之下,微軟等同行的債務權益比僅為32%左右。為了支撐大規模數據中心擴建,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保持年均數百億美元的資本開支,這意味著現金流和負債壓力會持續加劇。一旦AI需求增速不及預期,或者客戶訂單出現違約,甲骨文的財務風險可能被迅速放大。
對OpenAI而言,壓力更甚。當前其年收入僅約100億美元,但按照與甲骨文的協議,自2027年起平均每年需要支付約600億美元的算力費用。這幾乎相當于押上整個公司的未來。除非OpenAI能在商業化上取得突破,否則資金缺口可能會成為一場致命的隱患。
此外,AI算力市場的競爭也在加速。微軟、亞馬遜、谷歌等巨頭都在加碼AI數據中心,英偉達、超微、博通等芯片公司也在推出新一代硬件方案。甲骨文雖然暫時憑借價格和擴建速度搶到頭部訂單,但能否在長期競爭中守住地位,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甲骨文和OpenAI的合作,就像一場高風險的豪賭,賭算力需求會一路暴漲,賭商業化能抵得上天文數字的成本。眼下,這場賭讓甲骨文一夜翻身,讓埃里森再次站上巔峰,但接下來幾年,能不能把這些大單變成真正穩穩的錢袋子,才決定這波熱潮能不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