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大眾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又宣布了一項重磅合作。大眾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眾在上海簽署多項有關上汽大眾新產品項目的技術合作協議。
具體來看,內容包括中德雙方共同為合資企業“技術賦能”,在中國開發三款插電混動車型以及兩款純電車型的技術合作協議。預計自2026年起,并跨越2030年,合作開發的新車將陸續推向市場。
這也是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宣布的又一項重要合作。
就在5月20日,同樣在上海,上汽集團與奧迪汽車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上汽奧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數字平臺(ADP平臺)的聯合開發,全新智能數字平臺的生產基地也同步啟動更新換代,新車將于2025年下線。
今年是上汽大眾成立40周年的歷史時刻,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接連發布重磅合作也意味著,在攜手40年的基礎上,作為股東雙方的他們正在快速推動上汽大眾進行更具活力、更有競爭力的變革。
合作協議簽署現場,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等都親自到場見證了協議的簽署。
一、插混車型將推動上汽大眾高效轉型
“大眾汽車及其強大的合作伙伴將進一步加速上汽大眾的轉型。我們正拓展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陣容,并著力在持續增長的插電混動汽車領域加速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選擇。”貝瑞德表示。
從貝瑞德的發言中能夠看出,在推動上汽大眾加速轉型過程中,插電混動汽車將成為一股新的推動力。
這毫無疑問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
2021年以來,我國PHEV銷量出現爆發式增長,年增速超過150%。從2023年的數據看,國內PHEV (含增程)銷量已達230萬輛,而HEV銷量為80萬輛,合計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 達到310萬輛,同比增長53%。
2024年一季度,我國純電動汽車銷量130.5萬輛,同比增長13.3%,而插混汽車銷量也已經達到78.4萬輛,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長81.2%。
從數據統計以及市場趨勢看,短期內混合動力乘用車將持續供需兩旺,將加速搶占傳統燃油車市場。而其中插電混動汽車,已然成為新的市場風口。
在此基礎上,有行業專家推測,2024年我國含增程式在內的PHEV將貢獻三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2025-2030年PHEV市場份額或達到30%。
目前,在上汽大眾的產品陣容中,已擁有ID.4 X、ID.6 X、ID.3及奧迪品牌Q5 e-tron純電動車。今年1-5月,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5萬輛,同比翻番,領跑合資純電陣營。
隨著5月、6月兩大重磅合作發布,2025年起,上汽奧迪ADP平臺多款豪華智能電動新車將陸續上市;2026年起,基于全新技術平臺的插電混動車型、純電車型將會推向市場。
可以說,從明年起,上汽大眾未來的每一年都將是新能源產品大年。
二、上汽大眾開創新合資時代范本
近兩年,上汽大眾在純電動汽車(EV)的發展表現穩健,旗下以ID.3為代表的ID.家族在群雄逐鹿的新能源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ID.3更成為合資品牌中罕見的強勢純電動車型。
更難能可貴的是,上汽大眾在純電動汽車的運營方面也嘗試創新,率先提出“擁車”概念,推出ID.Care保值包,ID.家族全系車型享3年6折回購,為消費者提前鎖定成本,車輛在長期使用后仍能維持較高的價值,讓電動汽車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新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但現階段來看,燃油車在中國依然占據著50%的市場份額。上汽大眾提出“油電同進”策略,將在油、電、混三個賽道都有所布局,并且還創新的在燃油車領域提出“油電同智”的概念,為燃油車的智能化趟路,對于全行業而言也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可以預見,未來上汽大眾的產品序列將由1/3電、1/3混、1/3油的產品組成,以滿足市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