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人公,是央視新聞里“餐廳端盤子90后女孩學成博士生”,小小。
小小自幼跟隨打零工的父親在城市漂泊,曾就讀于打工子弟學校,13歲被迫輟學,16歲父親意外去世。她做過十幾種工作:裝暖氣片的女工,網吧收銀員,被騙去做傳銷,在北京通州推著車攤煎餅和賣玉米......
在社交平臺上,小小分享了自己就職和求學的經歷,引發關注。
18歲時,小小開始自考,4年時間里邊工邊讀,通過北京大學三十多門課程的考試,先后獲得北京大學心理學???、本科學歷。后考取香港理工大學,完成碩士學業,如今博士在讀。今年6月,她的自傳《小小浮浪人》正式出版。
從服務生到博士生,是什么讓她在自考、讀研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澎湃問吧邀請香港理工大學在讀博士小小,一起聊聊她的“人生奇幻漂流”。
“是什么支撐著你走到今天?”
@tintlittlebit:我刷到過你講述自己的經歷,真的太強了!請問是什么支撐著你有莫大決心走到今天,而不是安于現狀?
小小浮浪人:過了苦日子,就不想再回去。就好像你住了有空調的房子,就很難回到吹電風扇的房子。有爸爸媽媽的朋友,也許可以去爸爸媽媽的空調房,但是我也沒有,而我也知道受苦的感覺。所以只能向前走,沒有退路。
@YYYi:是什么讓你覺得一定要讀到博士呢?
小小浮浪人:因為碩士只有一年,我感覺時間太短了,想繼續體驗一下校園生活。另外,也是由于當時工作并不順心,所以就找找其他方向。讀博是有獎學金的,所以也相當于是一份工作。說白了,當時讀博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粒粒米子:在自學的過程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如何打開學業精進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小小浮浪人:最大的困難是學英語。從精神上來說,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人支持和鼓勵,只能靠自己咬牙開始和堅持,還得承受周圍人的打壓。瓶頸目前沒遇到,我比較了解自己的優勢,所以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實在不擅長的事情,我也不勉強。
@2023China:請問您在低谷期或者遇到挫折是如何調整狀態的?是通過用長期目標的期望提醒自己嗎?
小小浮浪人:是的,我會提醒我自己多看看未來。我在自傳里提到的大娘總和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在當下可能已經不適用了,但是我總會盡量把我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極致。
考上博士之后
@澎湃網友Yni2ei:考上博士后,對你自己有信心的幫助嗎?
小小浮浪人:我有很好的導師,很好的同學,很健康的社會關系,這些感受讓我更自信!另外,在芬蘭生活,認識更多的朋友,說不同的語言,這些行為讓我的認知不斷擴張,并且給我提供很多正向反饋,也給我更多信心。我覺得自信是建立在不斷地去做出行為,并且獲得反饋,尤其是正向的反饋,這樣才會不斷地加強自己的信心。
@謀克敦 Mukden:博士只是一種代表繼續學習經歷,不代表為社會做出了什么貢獻,也不代表獲得了什么財富,也談不上改變了命運,今日高學歷送外賣等也不鮮見。
小小浮浪人:我同意你說的,讀博只是一種學習經歷。但我想討論的點是,當你提出“也談不上改變命運”的時候,我不同意。因為我通過讀書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這是事實。
任何勞動任何職業都是平等的,但這是一種理想化的闡述,有的工作就是更辛苦,我看過父親全身灰撲撲的在工地搬磚,我看過小伙伴在網吧做收銀上夜班一宿一宿不睡覺,我看過工廠的阿姨叔叔半夜卸貨,第二天不管腰再痛也要起來繼續干活....是的,這一切工作都值得被大家尊重,因為我們都是用勞動支撐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墒?,如果有的選,誰愿意做辛苦的工作呢?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可能是我做過的最容易的事情,我沒有任何理由去抱怨,因為我知道很多人的生活到底有多辛苦。
所以,我的確改變了我的命運,我自己,沒有爹媽,身上掛著屎和尿走到今天。我沒有能力為社會做出多大貢獻,我也沒有財富,但是我通過我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一種可能性,一種在懸崖峭壁中綻放的生命力,我想,這也是對社會的意義吧。
一些建議
@小摩托zk:我在準備考研,但對學習總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該怎樣提升做事持之以恒的能力?還有就是自己工作和家庭各種事務纏身,如何才能專心致志地準備復習?謝謝!
小小浮浪人:關于提升持之以恒做事情的能力:
1. 把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列出來,比如你需要考過政治,考過專業課,考過英語。那么,為了實現這些任務,你每天需要學習幾章的內容?或者幾頁的內容?把這些任務拆分到每天,然后寫在小本本上。(不要給自己列太多任務,否則當你完不成的時候,你會感覺很愧疚,可以把自己的任務分為高中低執行程度,比如你今天列出了三項任務,但是你只實現了一項,那也是好的,這是最低程度的執行。)
2. 被工作和家庭各種事物纏身:如果你覺得這些事物對你來說是一種干擾,那不是正需要一個清靜的地方鉆進去嗎?學習也許就是這個地方,你可以嘗試把復習或者學習當成自己的“避難所”,可以暫時擺脫所有的東西,沉浸在一件事情中。
小小的雅思成績。
@LINDAAA:小小你好,欽佩你的勇氣和行動力。大多數人碌碌一生,如何認清自己的本心呢?現在的你還會有感到迷茫的事情嗎?
小小浮浪人:我在自傳里提到人的三重形變:駱駝,獅子和赤子。我們都需要經歷一些事情,來實現不同的成長。
大家提到駱駝是什么印象呢?我會聯想到一望無際的,干枯的沙漠,太陽炙烤著每一粒沙子,而背著行囊的人,忍受著高溫和疲憊,牽著駱駝,埋頭走路。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我的童年,那時的我就好像生活在一片沙漠上的一頭駱駝,我被人或者被環境驅使著去行動。在那個時期,我是不自知的,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只能盲目地低頭走路,所以在那個時期肯定是迷茫的。
但我很幸運,在我18歲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出租車司機,他和我說, 你很聰明,你應該繼續接受教育。從那之后,我開始自考,我也找到了目標,就好像一頭獅子找到了獵物,然后勇敢地撲上去。
那赤子又是什么呢?赤子對我來說是一種面對,面對我自己,面對過去,然后接受自己。
這三種精神在人生中是不斷交替出現的,所以某個時刻,我也會回到“駱駝”的狀態,感到迷茫。但是過去的生活經驗給了我信心,讓我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站起來往前走,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活下去的支點。
我很難回答如何認清自己的本心,我覺得那可能是一種本能,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沖動,我甚至覺得當你問出這句問題的時候,其實你已經知道自己的本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