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在圓桌討論環節,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比亞迪、奇瑞、福特等汽車企業的負責人和代表性人物深入交流溝通、碰撞前沿觀點。
11月6日,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分論壇。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澎湃新聞記者現場注意到,多位嘉賓就智能駕駛的技術路徑發展、中國車企出征海外等議題發表觀點。其中,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認為,在智能駕駛技術路徑上,中國可能會是形成一個V2X(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與單車智能,兩個方向共同發展的局面。同時,中國車企應當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但在“客場作戰”還需尊重當地歷史和規則。
V2X還是單車智能?
在智能汽車領域,一直存在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得益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迅速崛起,不少智能技術被推廣開來,智能駕駛便是其中之一。但在智能駕駛的技術路徑選擇上,選擇單車智能還是車路云一體化,近年來眾說紛紜。
尹同躍在發言中回應了這個問題。他認為,V2X或單車智能駕駛,在不同國家有不一樣的需求。就像高鐵一樣,高鐵在中國發揮很大的社會價值,因為中國的人口密度大,高鐵的經濟效益也就很好。同時,中國的汽車密度也很大,所以V2X在中國可能極具前途。有些國家和地區人口密度比較稀少,V2X相對會更難形成氣候。“所以,中國可能會形成一個V2X加上單車智能,兩個方向共同發展,都會有市場基礎。”
所謂單車智能,主要是指依靠車輛自身的傳感器(如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來感知周圍環境,通過車載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和決策。V2X 技術,則是指車輛與其他實體之間的通信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車輛間(V2V)、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V2I)、車輛與行人(V2P)以及車輛與網絡中心(V2N)的連接。
在尹同躍看來,國內多家車企采取“多技術方向并舉、多條戰線發力”,“我們希望能夠迎接電動化時代的到來,迎接智能化汽車時代的爆發”。
中國技術優勢為海外市場賦能
隨著智能化、網聯化成為趨勢,中國車企加速海外布局,影響著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據新華社報道,2024年1月至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1%和32%,市場占有率達35.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1-6月,汽車出口279.3萬輛,同比增長30.5%。
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的合作與競爭,尹同躍認為,“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他說,就汽車產業而言,中國具有新能源、智能化的優勢,如今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汽車,都代表一種對環境保護、公共關系的可持續發展。“今天我們能不能把中國汽車產業的新能源、智能化的優勢,賦能到其他國家市場?我想這也是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我們希望把中國企業的技術優勢和世界的需求結合起來。”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減少交通領域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歐盟理事會2023年批準一項法規,根據這項法規,從2030年到2034年,新的燃油轎車和小型客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21年分別減少55%和50%,到2035年分別減至零。也就是說,到2035年歐洲的新車碳排放要減少100%。
“歐盟的環保意識很強,他們制定了很嚴格的排放標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除了電動車這個解決方案,我們沒有看到還有更好的技術能夠代替電動車的方案來實現汽車行業零排放的目標。”尹同躍說,中國的新能源、智能化技術將能夠為歐洲汽車市場賦能。
尹同躍同時強調,當中國車企進入歐洲等海外市場后,需要與當地企業相互合作、協調,尊重當地企業的歷史地位,并為當地汽車產業進行技術賦能。中國車企在國外發展是“客場作戰”,要遵守“客場”的規則和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尹同躍認為中國已有一個成熟的中外合作賦能模式,可資海外市場借鑒。
他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包括福特、大眾、豐田等外國車企紛紛進入中國,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壯大作出貢獻,為中國車企早期的發展賦能。而現在角色互換,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領域一定程度走在前面,同樣也要為各國汽車產業賦能,幫助海外汽車市場實現健康轉型,共同滿足世界發展的愿景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