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電車是未來,但增程才是當下。
因為這樣的緣故,兩類車企,也放下成見,開始雙向奔赴。
譬如,華為剛官宣了純電新車,小鵬就公布了增程技術。
所以,只有把增程與純電都做好了,才有機會出頭。
但奇怪的是,就連小鵬都下定決心了,但蔚來卻還在搖擺,遲遲不肯做增程。
這就奇怪了,蔚來要技術有技術,要逼格有逼格,就是沒銷量,一旦做增程就能迎刃而解,為啥不做呢?
有內行人提出了觀點,一語中的,簡直絕了,不服不行。
首先,他認為,蔚來玩換電,跟增程沖突
別人玩增程是錦上添花,但蔚來玩增程卻是雪上加霜。
畢竟,別人玩的是充電,蔚來玩的是換電。
只是玩一玩換電也就罷了,但蔚來真把未來賭在上面。
譬如,現有的2500座換電站,就是歷經8年,狂砸970億的結果。
就這個投入力度,說蔚來就是為了玩換電才造車也不為過。
不僅自己造車玩換電,還慫恿其他車企加入。
畢竟,只要把換電玩成了,所有車都能換電,都去蔚來電站換電,所有車都流淌著蔚來的電力。
所以,蔚來其實是要取代“兩桶油”。
先不管能不能成功,只能說人家玩的就是很大。
因為這樣的緣故,換電才是蔚來的核心業務。
但凡沾上“油”的東西,蔚來都會排斥。
所以,李斌近來也不裝了,坦言:“如果有150億,我寧愿用來建換電站,而不是去買發動機做增程車。”
這就很清楚了,蔚來一旦拿到融資,換電立馬搞起。
不只是增程不肯做而已,純電其實也不大樂意做的。
但非要玩純電,還能奶一口換電業務;一旦做增程,就跟換電起沖突了。
相比之下,小鵬等車企就沒這個包袱,增程想做就能做。
其次就是,做好增程,也沒那么簡單
這就牽扯到市場邏輯了。
但凡了解工業就知道,小到牙刷毛巾,大到手機汽車,造出來不是問題,買出去才算本事。
所以,從制造的角度來講,增程是很簡單。
因為增程的結構,就是電車加個“充電寶”——內燃機系統。
只是能套用電車的平臺,就能節省很多研發費用了。
更關鍵的是,由于電池較小,還能閹割掉一些頂尖技術。
譬如,電車都在用全域800V,但增程給個400V就夠了。
因為這樣的緣故,增程的成本就能壓得很低。
看著很不錯,但別覺得技術簡單,以為自己就能玩得轉。
因為來到市場環節,才是真正的難題。
就拿奇瑞來說,要資源有資源,要形象有形象,要技術有技術。
有這個條件,本以為做增程能泰山壓卵,但沒想到是以卵擊石——根本打不過問界理想。
譬如,今年10月,理想銷量5.15萬;但星紀元ET僅0.23臺。
不僅是奇瑞不溫不火,長安也在苦苦掙扎。
與此同時,還有數10家車企摩拳擦掌,就要加入增程的競爭。
就這個情況,不能說蔚來毫無希望,只能說想出頭也很難。
最后就是,小鵬玩智駕,更適合做增程
說白了就是,小鵬玩純電是歧途,玩增程才是正路。
但凡看一眼市場現狀,就能明白這一點。
因為那些賣得好的高端電車,拋開蔚來的換電不提,都在玩高性能。
譬如,小米SU7在刷紐北,極氪001也在刷浙賽。
換言之,只要你的性能夠強,電耗高一點也能理解,智駕弱一點也能接受。
但小鵬的情況就背道而馳了。
別看智駕很強,電耗也很低,但性能真跑不過。
因為這樣的緣故,高端電車就玩脫了。
別看現在有所緩和,也僅是做了Mona這個買菜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