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入的電動化轉型和公司體系化能力的構建,正加速催化新造車企業的盈利能力。
6月3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小米投資者日上透露,“小米汽車業務預計將于今年三四季度盈利”。這也是繼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后,第三家設定了盈利時間表的中國新造車企業。這一時間表,尤其是小米汽車設定的節點,較特斯拉大幅提前。
“小米的汽車業務虧損正在逐步收窄。在YU7的智駕研發投入上,總預算達到35億元,整體投入在行業處于領先水平。”雷軍向投資者介紹了小米汽車的部分工作進展,“五年前,小米就開始投資研發(16.390, 0.04, 0.24%)領域,目前汽車工廠正在試用相關能力,小米的汽車芯片正在研發中,預計也將很快推出。”
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為186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181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5億元;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23.2%,其上季度毛利率為20.4%,2024年毛利率18.5%;經營虧損5億元,虧損收窄。
小米SU7 5月交付量超28,000輛,目前正在為小米YU7大規模量產做準備。“YU7技術發布后預約咨詢量超過同期SU7,截至5月25日,YU7留資用戶是SU7同期的三倍左右,YU7比SU7有更大的受眾面,我們對YU7非常有信心。”小米集團合伙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產品力強,盈利不是問題。”
“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實現銷量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長,并預計將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全年達到規模性自由現金流轉正。”與小米汽車設定的目標相仿,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再次重申了公司的盈利預期。
財報顯示,小鵬汽車第一季度營收158.1億元,去年同期65.5億元,同比增長141.5%;第一季度凈虧損6.6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凈虧損13.3億元,較上一季度虧損收窄。
盡管仍處在虧損狀態,但小鵬汽車交付量的快速提升和毛利率的持續向好,讓市場看到了小鵬汽車盈利的可能性。2025年一季度小鵬汽車總交付量94,008輛,同比增加330.8%。在銷量增加的同時,其毛利率亦有所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15.6%,2024年同期為12.9%,而2024年第四季度為14.4%。
至今年5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62,578輛,同比增長293.08%,并連續七個月交付量超過3萬輛。5月28日上市的小鵬MONA M03 Max,上市1小時大定突破12,566輛,超過去年上市同期。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在第二季度將完成五款車型年款升級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將有兩款全新車型開始交付放量;今年四季度鯤鵬超級電動車型逐步實現量產。
除AI+汽車,人形機器人與汽車產業深度的融合,及海外市場將是小鵬汽車另外兩條增長曲線。小鵬計劃在2026年內能夠推出面向工業和商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通過量產場景的數據驅動快速進化。海外業務方面,何小鵬預計公司在未來三年將會高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