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這次整的活,有點東西。
不談別的,就說這“自主創新”。敢在金融圈子里提這個,手里沒點硬貨是不行的。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這三樣東西,國內能從頭到尾自己搞定的公司,掰著手指頭也能數出來。他們的金字招牌GoldenDB,在銀行核心系統里跑了超過5年!零故障……這數據聽著就踏實。
上海世博展覽館,6月18號的金融展,人頭攢動。中興的展臺主題很直接,就是要引領金融行業的技術架構變革。說白了,就是要把AI算力這玩意兒,弄得跟自來水一樣,擰開就有,方便金融行業用。他們的思路是“連接+算力”,兩條腿走路,目的就是打通AI商用的“最后一公里”。
現場擺出來的東西,從大到小一整套!有給大模型訓練用的智算中心,也有能訓練能推理的混合中心,甚至還有那種直接放機房的邊緣訓推一體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需求,都給你安排明白了。
最吸睛的恐怕是那個叫“AiCube智算一體機”的家伙。號稱是“小時級算力交付”,直接拉到你公司,私有化部署。聽著就方便!據說已經跟一堆伙伴合作,在8個行業21類場景里用上了。
還有個看點,全國產化的智算網絡。這玩意兒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現在支撐超高清視頻、實時AI計算這種高性能業務,不成問題。
新一代的智算數據中心又是什么?核心賣點是“快、省、兼容”。給金融行業搭一個綠色高效的智能算力底座,想法不錯。快速部署、極致能效、廣泛兼容,聽起來像那么回事。
再回來說說他們的老底子。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得過中國工業大獎金獎,手里攥著300+個核心專利。這套系統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穩穩當當跑了20年。這資歷,夠可以了!
芯片呢?作為一家有復雜SoC芯片全流程自主設計能力的公司,中興累計申請了5000+件專利,自己研發的芯片發貨量超過10億顆。這些數字不是憑空來的,是在基礎軟件、核心芯片這些領域一點點啃出來的。
光有算力和底層技術,怎么用?這才是關鍵。
現場就展示了怎么用。金融機構里常見的柜面辦公、開會、離柜業務……中興把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云終端、信創筆記本還有那種開會用的智慧大屏,全搬過來了。目的就一個,讓銀行辦公變得智能、方便。把AI技術和傳統業務揉在一起,降本增效,誰不想要呢?
這事不是中興一個人在干。
展臺上,海光信息、贊同科技、宇信科技這些產業鏈上的伙伴都來了。大家一起展示合作的成果,算力基建、智能金融終端、一體化智算平臺……從技術研發到方案融合,再到市場協同,形成一個立體的生態圈子。這樣才能給金融行業提供真正能落地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紙上談兵。
數字化浪潮,金融科技正在改變一切。利用“連接+算力”這個支點,搞出AI原生的能力體系,這路子看起來是走對了。拓展更多的金融應用場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背景下,科技能做的事情還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