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車市,情懷救不了品牌,實力才能決定生死。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國汽車消費者的選擇,會趨向更加理性,而非感性,廣汽菲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們曾說“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我們曾說“然山海依舊,廣汽菲克卻無法再一路同行了”,三年等待換來的不是轉機,而是這場告別最終的落幕,但合資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新一輪競爭再度打響。
廣汽菲克宣告破產
2025年7月8日,廣汽菲克管理人發布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進展情況通報。
通報表示,因廣汽菲克公司已無重整可能,根據部分債權人意見,經債權人委員會討論,管理人已經申請長沙中院裁定宣告廣汽菲克公司破產。

而就在差不多三年前的這個時候,廣汽菲克其實也早已進入了落幕倒計時。
2022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發布戰略調整聲明,鑒于其增持廣汽菲克股份至75%的計劃未能達成共識,集團決定全面調整Jeep品牌在華運營模式。

自此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采用“輕資產”戰略運營Jeep品牌,并正式啟動了與廣汽集團關于終止廣汽菲克合資企業的協商程序。
然后的故事就是,廣汽菲克漸漸消失在了中國汽車市場,Jeep也再見不到當年的盛況,廣汽菲克偶爾傳來的消息也是長沙工廠對外公開拍賣,卻接連五次流拍,起拍價也近乎腰斬。
但也正是因為長沙工廠的頻頻流拍,斷絕了廣汽菲克的重整可能性。
廣汽菲克敗于何方?
廣汽菲克也曾輝煌過,也更顯此時黯然退場的落寞。
2017年曾是廣汽菲克發展歷程中的巔峰之年,自由光、自由俠與指南者組成的國產車型矩陣大獲成功,助力Jeep品牌年銷量突破20萬輛,來到了22.32萬輛,企業凈資產同步飆升至44.22億元的頂峰。

這一時期的優秀成績,不僅讓廣汽菲克的風頭“一時無兩”,更是在當年中國SUV市場掀起一股強勁的“Jeep旋風”,那個時代的廣汽菲克,是多少自主品牌暗自較勁、奮力追趕的行業標桿。
但是好景不常有,廣汽菲克的巔峰期也確實出乎許多人意料般的短暫,2018年的廣汽菲克便急轉之下,到了2021年,廣汽菲克的年銷量將將過了兩萬輛,連2017的十分之一都沒能趕得上。
廣汽菲克最終破產的原因有很多,18年315晚會曝光的“機油”事件、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集團的股權爭斗、產品更新乏力、市場響應遲緩等等,很難否認哪一條不是最終導致廣汽菲克破產的導火索,畢竟雪崩之時,從來都不會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從產品迭代停滯到電動化轉型遲滯,從股東博弈內耗到渠道體系崩塌,廣汽菲克在每一個節奏點上似乎都精準踩到了“雷區”,而且都無力反抗,這樣的“不作為”也無疑在加速自身的衰敗進程。
雖然廣汽菲克的破產的結果令人惋惜,但整個過程的“以身說法”也能夠給中國汽車市場一個很好的警示作用,因為從結果導向來看“市場換技術”傳統合資模式已經走向終結,而“反向合資”的新合資模式正在聲勢浩大的崛起。
合資品牌們想要在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競爭中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長遠的主流圈突圍,終究需要回歸汽車制造的本質上去,敬畏產品、敬畏用戶、敬畏技術才能在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從廣汽菲克看合資品牌競爭
廣汽菲克并非一個特殊案例,近幾年我們也看到了太多的合資品牌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廣汽謳歌、廣汽三菱、東風雷諾都是很近的例子,但是似乎都不如廣汽菲克退場這般震撼。
曾幾何時,合資品牌憑借“技術輸入”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而在中國汽車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單向輸血模式在電動智能時代已完全失靈,隨著自主品牌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全面突破,行業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2025年上半年,合資品牌整體份額已經不斷逼近35%的警戒線,合資品牌們的日子肉眼可見的比之前還要難過,仔細分析一下,似乎合資品牌中的“馬太效應”也愈加嚴重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兩級分化愈加明顯。
當然我們依舊能夠見到,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憑借燃油車智能化升級的戰略,堅強守住銷量基本盤;一汽豐田用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創新的營銷模式完成了逆勢增長;上汽通用2025上半年銷量24.51萬輛,同比增長8.64%,一口價的余威仍在繼續……
而弱者在這場淘汰賽中,已然沒有了聲響,在窮途末路之中,燈火逐漸熄滅。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因為任何原因跟不上節奏的都有淘汰出局的風險。
中國車市上半年的價格戰已激烈到近乎失控的程度,這場由自主品牌主導的“內卷”風暴正在重塑行業格局,合資品牌持續不斷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與轉型挑戰。
但另一方面,合資頭部企業能夠完成逆勢生長必然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盡管大環境在收縮,但是“尖子生”們卻在繼續進步也在給中國汽車另一種新的啟示,當行業洗牌進入深水區,真正的強者反而能在危機中淬煉出更強大的競爭力。
即便在最殘酷的市場環境下,擁有核心技術儲備和快速應變能力的合資企業,依然能找到“破卷而出”的生存之道,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汽車行業新一輪的合資品牌反擊戰將很快打響。
結語
這場汽車產業的洗牌大戰,不會給任何猶豫者留下情面,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無論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們。
當中國車企用價格戰重塑游戲規則,用技術創新定義行業未來時,合資品牌正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要么徹底放下身段全力反擊,要么成為下一個被時代車輪碾過的注腳,希望廣汽菲克破產的消息能夠給到那些仍在混日子的汽車品牌們一些警示作用。
市場從不相信眼淚、不相信情懷,只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