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被全網嘲諷,哪怕經歷退定風波,理想MEGA也依然是世界上60萬級賣得最好的MPV!
第一個問題,理想MEGA到底失敗了沒有?
定義理想MEGA成功或者失敗,取決于站位。
站在李想的立場,理想MEGA是失敗的,畢竟月銷過萬可能才是他認為的成功。
但站在市場的角度,不管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市場,沒有任何一臺售價在60萬或者以上的MPV,能一上市訂單就突破4000臺。
這也引申出第二個問題,既然理想MEGA沒失敗,那為什么會帶崩資本市場的信心?
只能說,李想在預期管理上出現了誤判。
一方面,資本市場從來都不是理智的,熱衷神話,熱衷故事性的標的。
另一方面,李想對于MEGA銷量的高期待,也轉換成資本市場對理想汽車的高預期。
因為售價接近60萬,所以理想MEGA帶給理想汽車的,是更好的財務表現,也是傳奇加更傳奇的故事性。
李想把資本市場的預期高高拉起,現實又把這個預期重重落下,這一升一降中,資本市場的信心也被帶崩了。
理想MEGA的機會和風險,李想應該是很清楚的。
為什么曾說不碰MPV的李想,還是做了MPV?為什么明明是增程式釘子戶,扭頭就對純電動敞開懷抱?
理想MEGA,既是李想對抗增長焦慮的體現,也是理想汽車這個差異化狂魔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第一,理想汽車是一個瘋狂追求差異化的新勢力。
從創辦到現在,我捋了捋李想的差異化之路。
概念上,SEV要做共享出行,要革掉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命,成功了估值應該可以接近Uber。
路線上,SEV黃了之后,李想押寶非主流的增程式,讓電車有油車的續航,全市場上獨一份。
產品上,讓SUV有MPV的空間,L系789在空間上降維打擊,圍繞著大空間強化場景定義,冰箱彩電大沙發全都搬進來。
渠道上,只做直銷,服務的標準化,話術的一致性都比經銷商模式要好。
營銷上,微博上的李想,仿佛是一個商業拜物教的教主,引來眾多鐵粉的膜拜,很有推特上馬斯克內味。
這五大差異化,就構建起理想汽車的護城河。盡管這條河并不寬,也不深,但卻是新勢力頭一波有正兒八經護城河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