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注定會成為2024年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
而這,或許也是傳統豪華汽車品牌追平自主品牌最難得的機會。
3月19日,奧迪Q6 e-tron終于正式全球首發。作為去年11月在廣州車展上就已經亮相過原型車的一臺“新車”來說,有心的人對Q6 e-tron應該并不陌生。

放在4個月前,奧迪畫下的例如PPE平臺、E3電子架構、800V高壓超充、自適應空氣懸掛等等這些大餅聽起來還算有模有樣。但是放在今天,自主品牌不僅把800V卷成了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常態,甚至都把搭載800V的車型卷到了20萬以內,按照奧迪的慣性,把全車的四環Logo拆下來都敢賣這個價。那么等Q6 e-tron正式引入中國后,說真的它也只是有了能和自主品牌在“三電”方面對峙的可能性,而絕對不是完勝。

其實也不能總是打擊奧迪的積極性,因為Q6 e-tron帶來的技術革新也不僅僅只有800V。甚至換個樂觀的角度來看,它可比另外兩個老對手領先了很多,畢竟寶馬的800V還停留在新世代X概念車上,而奔馳的800V(MMA平臺)同樣未見真身。

今年3月中旬,保時捷Macan EV全球亮相,盡管Macan的第一次換代就直接從純燃油跨越到了純電動,但Macan EV更具話題性的還是其背后的PPE平臺。作為以奧迪主導,聯合保時捷共同研發的全新純電平臺,Q6 e-tron很明顯不想把“PPE平臺的第一款量產純電車型”的頭銜讓給Macan EV。

而隨著Q6 e-tron的正式發布,PPE平臺所囊括的諸多技術也得以更加具象的展示出來。首先大家最喜聞樂見的800V技術,將賦予Q6 e-tron可實現最大270kW的充電功率,該充電功率與J1 Performance平臺下的保時捷Taycan和奧迪e-tron GT保持一致。換算成充電速度來看,10分鐘補能255km,從10%充到80%大約21分鐘,符合3C級別的充電能力。

如果只看奧迪它自己,270kW充電功率屬于頂流,甚至Q6 e-tron也用上了SiC碳化硅組件。可是對于一個2024年的、真正的800V架構來說,這絕非頂流。要知道,理想的5C超充樁單樁峰值充電功率已經可以達到520kW,甚至就連2C樁都有250kW的充電功率。
所以此時的奧迪,你難道還驕傲嗎?
或許對奧迪來說更有意義的是,如果采用400V的充電站充電,800V電池會自動分為兩個電壓相等的電池,可以實現并聯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35kW。另外,在兩年前奧迪宣布開發PPE平臺時曾稱PPE快充功率未來可提升至350kW,不過如今看來依舊沒能實現。

海外版本的奧迪Q6 e-tron將搭載容量為100kWh電池組,綜合續航里程625km。這兩個數據,和蔚來ES6官標的一模一樣,只不過蔚來用的是CLTC工況,而奧迪,是WLTP。如果你不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天壤之別,歡迎留言區來問。
PPE平臺所賦能的第二個技術革新,是它的E3電子電器架構。其最大的升級在于將大量的控制單元功能分別集成在了5個計算機上,而這5個計算機將以HCP1—HCP5的命名方式,對應的功能區分別是懸架、駕駛、車輛力學;智能駕駛輔助;車輛娛樂;燈光;網絡。

從規劃圖來看,E3架構1.1將會應用在MEB平臺車型,1.2應用在PPE平臺車型,而更強的2.0則會在SSP平臺車型上采用。但是要注意的是,1.2相比1.1是有跨時代意義的,而2.0相比1.2反而差距沒有想象中那么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