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發布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豐田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來到創紀錄的45.1萬億日元(約合2萬億人民幣)、4.9萬億日元(約合2300億人民幣),同比增速高達21.4%和101.7%。
當然這個數據,主要得益于銷量的同比增長5%,達到1109萬輛。

我們將拆解一下豐田的業績情況,并且根據2025財年的預測來推斷接下來面臨的全球汽車產業的情況。
Part 1
豐田的銷售業績
從銷量來看,豐田的銷量分布為:
● 北美:281.6萬臺,增幅較大;
● 日本:199.3萬臺,下降的;
● 歐洲:119.2萬臺,略有提高;
● 亞洲其他區域:180.4萬,略有提高;
● 全球其他區域:163.8萬臺,略有提高。
混動車型仍是豐田的增量的主力,目前:
● 強混已經占了360萬臺(增長32%);
● 插電混動為14.1萬臺(增長60%);
● 純電動汽車才11.7萬臺(增長210%);
● 燃料電池汽車4千臺。

在中國,豐田的銷售情況帶來的努力效果有限。2023年豐田汽車(含豐田和雷克薩斯)實現同比微增1.4%;但豐田品牌2023年銷量中國市場同比下滑1.7%。豐田在中國市場合并子公司收益為1956億日元,同比增長11億日元,在豐田總利潤中的占比不足4%。

從分布來看,豐田5.35萬億營業利潤主要來自:
● 日本3.48萬億;
● 北美0.52萬億;
● 歐洲0.41萬億;
● 亞洲其他區域0.87萬億。
這錢主要還是從日本本土賺來的,增幅也比較大。


Part 2
輝煌是否持續?挑戰在哪里?
2025財年,豐田汽車給出了相對疲軟預測:
● 預計營業利潤為4.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9.7%;
● 預計凈利潤為3.57萬億日元,同比下降27.8。

這個數據當然比FY2021-FY2023財年要好點,但是確實是去年不可復制。疫情過后供應鏈修復、市場供應回暖,導致前幾年被供應不足壓抑的需求得以釋放,整體車價也比較高。日元疲軟提振了海外銷售的價值,以及市場對其需求的加速增長,也額外提升了豐田以日元計算的收入。

從目前來看,2024年開始到2026年的三年很關鍵,一方面中國車企出海,在東南亞和其他區域的銷售,直接和豐田是進行PK的,在中國的收益豐田本來就不高,反正也不是重點。從分攤的角度有意義,對于整車賺錢(零部件也在不斷被壓縮)。
我們接下來也能看到:
● 豐田的純電動仍在嘗試銷售,盡管進度緩慢,規模也不大——可能就是在幾十萬左右;
● 從強混到插電混動,豐田也會逐步跟上這個步驟,給消費者提供更大電池來插電的選項;
● 繼續全面混動化,目前360萬的基數,還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
總體來看,豐田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還需要不斷投入,這塊我們也能看到這家全球比較保守的車企在走向電氣化和智能化。
豐田是固執的,核心是圍繞賺錢去展開布局和生意,如今的局面是在全球化生產,包括美國、歐洲、東南亞和南美持續推進。中國車企大概率也是要走豐田走過的路,把自己轉化為全球運營的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