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的北京車展結束了,這次車展給了我們很多驚喜,據了解,全球首發車117臺,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30臺、概念車41臺,新能源車型278臺。這遠遠超過了四年前的車展數據。
而近日乘聯會發布的4月銷量數據,既有驚喜也有驚嚇!
先看驚喜,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53.2萬輛,同比下降5.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67.4萬輛,同比增長28.3%,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43.7%,同比增長11.7%。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從4月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榜單來看,第一名的比亞迪銷量為254131輛,同比增長31.1%,第十名是長城汽車銷量為20352輛,同比增長48.2%。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那么驚嚇是什么呢?驚嚇就是曾經的行業“大哥”北汽藍谷公布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的銷量,4月旗下兩個品牌極狐和北京汽車本月銷量合計2882輛,同比下跌39.55%,1-4月銷量合計13,004輛,同比下跌34.59%,4個月的銷量甚至不如比亞迪2天的銷量。
對于銷量下滑的具體原因,對方并未給出明確答復。
除了銷量還有更讓人吃驚的地方,4月27日,北汽藍谷發布2023年財報。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43.2億元,同比增長50.5%;凈虧損54億元。這樣的銷量,這樣的財報,讓北汽藍谷這個汽車品牌在汽車圈里,顯得“聊勝于無”。
至于什么原因,北汽藍谷解釋為:一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新能源市場,需要在產品、技術研發和品牌渠道建設等方面持續投入,短期內會一定程度影響業績;二是旗下品牌銷量仍在爬坡階段,規模效應尚未顯現,導致產品成本階段性偏高。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說到這里,筆者不禁要問一句,您可是行業里的老司機了,曾經的“一哥”。
的確是這樣,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成立于2009年,是國內最早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之一。
2018年,北汽藍谷通過資產重組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更名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躍成為“A股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并在2019年實現了150601輛純電動乘用車的銷量,連續七年領跑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相比之下比亞迪還是弟弟。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而當時產品熱銷并不是其質量有多好,而是大勢所趨,2017年前后網約平臺開始大規模引入電車取代油車。EU系列純電動車正好符合當時的要求,因此大賣。
其實在這時北汽藍谷要是抓住機會,踏踏實實的把產品改善、做好,說不準一哥地位還能保住,但是,它選擇了躺平。
緊接著產品問題爆發了,從相關網站可以看到關于北汽新能源產品電池故障、續航嚴重失實、轉向失靈等投訴比比皆是。此外,還頻頻發生產品自燃事故。很快網約車平臺開始拋棄北汽了。
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從2020年開始斷崖式下跌,2020年和2021年分別只有2.59萬輛和2.61萬輛,同樣比亞迪從這時開始崛起,同年的銷量分別達到17.9萬輛和59.4萬輛。并且從2020年到2023年,北汽藍谷每年虧損都在50億以上,4年一共燒掉了220多億。
眼看起高樓,眼見樓塌了。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北汽藍谷也自然著急了,因此,推出了極狐品牌ARCFOX,但是幾年過去了,極狐品牌并沒有挑起重擔,甚至還有些“拖油瓶”的既視感。其失敗的原因(當然,極狐不承認失敗)是多重的,就拿其中一款產品阿爾法SHI版的售價高達40萬元,注定與大眾市場無緣。畢竟在基礎都沒打好的前提下,又談何高端化呢?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本著一個號練廢了,再重新練一個的原則。北汽藍谷要推出一款新車——享界S9。它是華為與北汽聯合打造的鴻蒙智行第三個品牌,定位于豪華旗艦轎車,預計售價或50萬元起,據企業相關人士透露,這是鴻蒙智行推出的首款行政級豪華轎車,將與奔馳S、寶馬7系、奧迪A8競爭。
這是心里真有底氣呢,還是無知者無畏呢?
汽車年輪,四個月賣13000輛四年虧損220億北汽新能源成擺爛王
2024年對于北汽新能源來說,也很艱難。有極狐的前車之鑒,享界S9的路也不好走,當市場洗牌的速度不斷加快,即使背靠北汽集團,北汽藍谷也不能有任何僥幸之心。它該何去何從呢?迷茫還是困擾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