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發展概況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同時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
公司基本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1年,比亞迪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成為榜單上唯一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財富》雜志將比亞迪列入“改變世界的51家公司”中;同期,比亞迪獲得了“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唯一特等獎、“高端純電動乘用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唯一特等獎、“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獎”等國際大獎。此外,比亞迪還獲得了“扎耶德未來能源將”、“聯合國特別能源獎”等一系列贊譽。
公司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企業主要產品
公司主要從事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通過跨座式單軌“云軌”產品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各項業務協同發展,因此公司產品覆蓋電子、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四大領域。
三、企業經營情況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3.15億元,同比增長42.04%。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4834.53億元,同比增長48.90%,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為1185.77億元,同比增長20.00%,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26%和19.69%。2023年主營業務成本為4810億元,與2022年的3520億元相比大幅增長,增長了36.65%。2023年營業成本4548億元,同比增長29.27%。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同時增長,但收入的增長幅度大于成本的增長幅度,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提高。
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過去三年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占比在逐年上升,2023年收入占比達80.26%。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占比在逐年下降,由2021年收入占比40%下降到了2023年收入占比19.69。在2020年及以前的年報口徑中,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為單獨的業務板塊,2021年開始將這部分業務并入汽車相關業務,說明了公司對發展重心的調整。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2023年,比亞迪與現有客戶戴姆勒、寶馬、地特蘭蒂斯、奧迪、福特等繼續展開全面深入合作,2023年對其銷售收入合計1044.8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7.34%。2019-2023年,比亞迪前五客戶銷售占比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表明比亞迪在擴大其客戶基礎,減少對單一或少數客戶的依賴,從而分散風險并增強市場滲透力。
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也有新的進展。2023年,比亞迪與英國電動汽車公司OctopusElectricVehicles(OctopusEV)達成合作,OctopusEV將在未來3年內向比亞迪購買5,000輛電動車,服務于英國市場。
四、企業發展優勢
1.持續加碼技術研發,建立核心技術領先優勢
公司專注“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路線,強大的技術優勢是比亞迪爆發式增長的關鍵。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達到395.75億元,超全年盈利額,同比增長112.15%,資本化后的研發投入達到399.18億元,接近40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6.63%,較2022年的4.77%提升1.86個百分點。從研發人員數量上,2023年末比亞迪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02844人,較2022年末增長了33147人,增長幅度為47.56%。其中碩士研發人員數量增長202.87%,增長幅度最大。
2.深度布局全產業鏈,為電動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比亞迪深度布局、垂直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中游業務電池起家,向上向下雙向開拓,投資上游鋰礦、向下拓展汽車、新能源儲能及電子加工等不同領域,進而憑借自身積累的制造經驗,向汽車相關智能化零部件及上游IGBT等半導體領域拓展,最終形成整體覆蓋的成熟配套體系,基本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覆蓋,形成了產業鏈完整閉環,產業鏈協同效應顯著。得益于比亞迪對垂直產業鏈的整合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全面布局,比亞迪車型的三電系統、熱管理、電子電器、底盤系統等部分關鍵部件均為自研自產。同時,公司在產業鏈上布局增強了供應鏈的自主性,減少了“缺芯少電”問題,為銷量擴張提供了保障。
3.分銷網絡完善,銷售渠道高效
比亞迪在成立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完善線下和線上銷售渠道,形成立體且完備的銷售體系。比亞迪在國內經銷商渠道超過1400家,在國內各品牌經銷商渠道數量僅次于大眾以及長安兩品牌,并遠遠超過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當前比亞迪門店主體為各產品網絡渠道門店,門店形式為4S店、商超店、展廳并存,以4S店為主。門店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最為密集,部分中西部地區次之,在城市的門店數量分布上,比亞迪在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的數量分別為:329家、713家、613家、785家、535家和341家。在功能上,4S店具備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功能;商超店多建在商場或購物中心,具有展示、銷售功能;展廳多位于繁華商業區,除銷售以外,還承擔展示品牌形象的功能。截至2023年底,比亞迪的門店總數已經超過5000家,位列第一。與大眾長安或一眾新勢力品牌相比,比亞迪進一步深耕了具有巨大銷售潛力的新一線和三線城市,并在四線、五線等低能級城市的下沉市場渠道發展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