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經歷了7個月之后,零跑汽車和Stellantis集團共同宣布,雙方已經完成所有必要性審批,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正式成立并開始運營。
據了解,零跑國際總部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由零跑汽車提供產品技術,由Stellantis集團提供全球市場資源,其中零跑汽車持股49%,Stellantis集團持股51%,這也意味著Stellantis集團擁有絕對主導權。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擔任董事長,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管理團隊的忻天舒擔任CEO。
具體業務范圍,零跑國際獨家負責零跑汽車在全球除大中華地區以外所有市場的出口和銷售業務,并擁有在當地制造零跑汽車產品的獨家權利。
按照規劃,零跑國際將于今年9月起在法國、意大利、德國等歐洲9國率先推出相關車型,計劃年底前將歐洲銷售網絡拓展至200家。從第四季度起,零跑國際將進軍印度、亞太、中東、非洲及南美等市場,未來將陸續推出6款全新車型。Stellantis集團曾表示,零跑國際目標是到2030年在中國市場以外銷售50萬輛汽車。
目前,零跑國際準備在歐洲推出T03和C10兩款電動車型。唐唯實表示,9月進軍歐洲市場的零跑車型,將仍以出口模式執行,而零跑國際是否會在歐洲實現本土化生產,目前尚未敲定。
零跑國際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個反向合資公司,一方面是開啟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的新模式,另外一方面則是零跑汽車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如何緩解來自銷量和盈利的重大難題,和Stellantis合作的零跑國際就成了重要助力。
各自都是為了銷量突破
相當程度上,零跑汽車和Stellantis之間的合作是各取所需,雙方各自都面臨著發展困境。
對于零跑汽車來說,它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急需擴大銷量規模。
回顧零跑汽車的發展歷程,它成立于2015年。2022年9月,零跑汽車在香港上市,成為繼蔚小理之后又一家登陸港股的造車新勢力。盡管如此,但是零跑汽車始終沒有擺脫和同行之間的差距,反而有種蕓蕓眾生的感覺。財報顯示,2023年零跑汽車實現營收167.5億元,同比增長35.2%。
和理想2023年實現營收實現營收1238.5億元、蔚來2023年全年營收556.2億元、小鵬汽車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06.8億元相比,零跑汽車明顯不在一個水平。
但是,我們看蔚來、小鵬和零跑的銷量,2023年,蔚來汽車銷量為16萬輛,小鵬汽車銷量達到了14.1萬輛,零跑汽車2023年全年銷量14..41萬輛,其實相差并不大。
零跑汽車卻在營收上被拉下了一大截。這說明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零跑汽車在售車型的售價明顯偏低。目前,零跑在售車型為T03、C01、C11,售價最高的C11頂配不過20.98萬。
而短期內,零跑要馬上推出售價更高的車型,馬上就能扛起銷量,顯然也不夠現實。從長期來看,售價更高的車型對于零跑來說,能否被市場接受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既然高端車型沖不上去,那就只好擴大銷量規模。
在這樣的背景下,拓展海外市場成為零跑汽車的刺激交付量增長的一個重要方向。如果說零跑國際能夠實現一年50萬的銷量,即使零跑能夠拿到49%的收益,那么對改善營收、實現盈利也是有巨大幫助的。
對于Stellantis集團而言,它有更充足的理由選擇和中國新能源品牌合作。比如減少成本支出,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快的新能源化,比如唐唯實說“經濟性是Stellantis在電動汽車全球擴張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又比如唐唯實在合資公司官宣成立時透露稱,給零跑國際團隊定下的KPI是,第一年要實現盈利。
唐唯實的言論都在表明一個事實,Stellantis集團借助零跑的技術,快速電動化進程,在全球市場尋求一種新的可能性。畢竟作為全球第四大的汽車集團,Stellantis還是有著一顆想要進步的心,在面臨著豐田和大眾這樣的巨無霸選手,必須要快速出招。
都在開創新的可能性
按照規劃,零跑國際首發產品為零跑C10與T03,后續三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車,在海外銷售。其中,C10主要定位為家庭用車的B級車型;T03定位是一款A00級智能純電動汽車。預計明年一季度投放代號為A12、A03的C類車,此后繼續推出代號為T05、T11的新車型。
根據朱江明的說法,“我們會在將來補全其他細分領域,最終汽車產品銷售分布會變成紡錘形,10萬元左右的價格帶的車輛應該是最暢銷的。”
由此可知,零跑汽車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推進占領市場,從而為自己能在2024年實現銷量上的突破打下基礎。3月26日,朱江明在零跑汽車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說,2024年毛利率目標是5%—10%,企業實現整體盈利的時間希望是在2025年。
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市淘汰賽加劇,價格戰進一步升級,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零跑主銷車型所在的價格區間競爭更是異常激烈。隨著蔚來、小鵬將推出第二品牌的亮相,以及比亞迪車型售價進一步下探,零跑汽車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零跑汽車計劃在2024年推出三款新產品。3月份,零跑C10上市,北京車展上C16亮相,定位都是中型SUV,年末推出一款5座A級SUV車型。
相對于對銷量目標的追求而言,零跑汽車顯然更看重盈利情況。畢竟現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只有盈利才能活下去,否則就會陷入“賣的越多虧得就越多”的怪圈。
關于盈利,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零跑汽車可以從合資公司中獲得相應比例的收益,還有一個獲利途徑就是,它已經形成了三電零部件對外供應的能力。朱江明透露,當前零跑汽車的核心三電零部件已展開了對外供應,將進入合作伙伴Stellantis集團等其他整車企業的供應商系統中。
而這則是得益于零跑汽車在全域自研體系不斷深耕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四葉草架構將行駛域、座艙域和智駕域等多域融合,驅動平臺有非常高的效率和集成度,可以有效控制能耗和制造成本。同時零跑汽車還有自主研發的車規級芯片。
零跑汽車具有如此全面的研發表現,也難怪Stellantis集團與之合作。
百姓評車
目前,出口海外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路徑。從中汽協數據來看,4月新能源車出口11.5萬輛,同比增長26.8%。1-4月新能源汽車出口42.1萬輛,同比增長20.8%。出口正在成為車企的“第二增長點”,長城、奇瑞、吉利、長安等車企紛紛布局海外業務。和它們不同的是,零跑汽車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因為多樣化、差異化“出海”路徑,也預示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