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市走入存量競爭市場,品牌們對流量趨之若鶩,有些甚至超過對產品本身的重視。然而,流量狂歡終有盡,傳播周期結束后,市場最終會給出致命一擊。年后的高合停產、哪吒入迷局、合創全員營銷等一系列動態就是真實案例。簡言之,汽車行業是傳統產業,互聯網+模式是賦能方式,品質基本功一定是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

近日,乘聯會公布了2024年1-4月汽車產銷數據。在一眾品牌中,深耕中國車市40年的上汽大眾,1-4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8.14%,達到34萬輛。在爆款單品ID.3的帶動下,新能源車型銷售同比增長128%,達到3.7萬輛;同時得益于帕薩特、途觀家族等明星產品的給力表現,大眾品牌摘得1-4月燃油車累計銷量單一品牌第一;在高端豪華領域,上汽奧迪1-4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77.5%,突破1萬臺,Q6、Q5 e-tron銷量同比翻番、A7L同比增幅282.7%,增長勢頭強勁。

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合資大廠,上汽大眾沒有坐以待斃,一直in China for China,潛心打磨符合中國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在新能源領域,相較于其他合資企業,上汽大眾一直走在前列。2020年10月,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投產。這座工廠采用超過1400臺機器人,并通過先進制造技術及多項智能化管理系統,大幅提升自動化率,實現全過程的精準高效,保障了產品的品質,ID.家族、奧迪Q5 e-tron等新能源車型正是在此生產。其中,ID.3憑借高品質實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以及3年6折保值回購等頗為貼心的金融政策,滿足了消費者對“親民”新能源車型需求,在這款現象級產品的帶動下,1-4月大眾品牌新能源銷量達3.5萬,穩居合資新能源銷冠。

在燃油車這一傳統優勢領域,在過去一年中,途岳、朗逸、威然、凌渡L、帕薩特等車型密集煥新,用更年輕的設計、更充沛的動力,滿足消費者年輕化、個性化需求。進入2024年,帕薩特、朗逸、途昂等明星產品更是推出了性價比更優的出眾版,在“出眾兄弟團”的持續發力之下,上汽大眾守住了燃油車基本盤。其中,4月帕薩特銷量達到1.9萬輛,同比增長22.1%,再次展現了B級車性價比之王的市場吸引力。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汽大眾撥開了迷霧,找準了方向,提出了“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九字方針。進入2024年,上汽大眾再次對此前的九字方針進行了適應性升級,以“油電同進、效率優先、品牌刷新”為目標,對產品升級方向、企業生存之道、品牌發展路徑進行了規劃。

就“油電同進”而言,上汽大眾拿出了“油電同智”的策略。在北京車展上大放光彩的途觀L PRO,正是“油電同智”的產物。它搭載上汽大眾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IQ. 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讓消費者可以享受更適合中國路況的高階智駕輔助,打破市面上“燃油車不如電車智能”的局面,讓用戶不必在智能駕控與燃油車體驗之間做兩難選擇。在途觀L PRO的高關注度推動下,途觀家族4月銷量突破1.6萬輛,戰績頗佳。
從上汽大眾交出的銷量答卷可以看出,傳統大廠深耕產品打動消費者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相比其他品牌,上汽大眾從轎車到SUV再到MPV,從燃油車到混動車再到純電動車,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有相應產品。而通過全方位產品布局手里的“牌”,上汽大眾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自然能應對得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