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利的車賣的好,是因為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因為降低了很多成本,而且是在沒有傷害用戶的情況下降本的。尤其是在電池,鋰原材料價格下跌,但整體來講,三元鋰電池依然要比磷酸鐵鋰昂貴,吉利近期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有進一步深入挖掘,降低了成本。我之前做過一期神盾電池的節目,大家可以作為輔助
我說一個我比較了解的,是吉利優化了一種叫磷酸鐵鋰電池振實密度的概念,振實密度偏低一直是磷酸鐵鋰電池的一個頑疾,在磷酸鐵鋰極片制備過程中,因為不規則粉末的形貌,導致壓實或者振實過程中產生的粒子團聚和架橋現象會讓這個指標變得很低,這是老王之前產業調研的一個方向,為了不違反保密協議,老王本期只能定性來說,比如行業中普遍做法,是在工藝中增加溶鹽濾洗和噴霧干燥工藝,但吉利這些工藝沒有減少的同時,還使用了高密度球形的磷酸鐵前驅體去合成更規則的磷酸鐵鋰顆粒,而且對顆粒的要求比較嚴苛,這是很多人沒有提到的地方。
另外,據說吉利還采用一種多級復合陽極材料,這種材料是磷酸鐵鋰和一種復合含碳的導電劑前驅物進行混合再經過高溫熱處理得到的。結晶性能比較好,優化了電池內部鋰離子脫嵌時的微觀體積變化,而且導電率也高,導電率高什么意思?你可以片面理解為電阻低、發熱小,更適合大倍率充放電,再配合改良后的電解液,能減少固液界面之間的反應熱,相比之前的主流磷酸鐵鋰電池有一個大概2成的耐溫性提升。
還有,我們本期叉出個話題,說一個相關知識,老王最近看了一篇論文感覺很有啟發,就是在 900 °C 的碳涂層 LFP 鑄錠表面可以看到一種有趣的類球形相生長現象,并且其形態與下面的基體明顯不同。特寫視圖顯示,球形相并不均勻,在不同位置觀察到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狀。使用能量色散 X 射線光譜 (EDS) 繪圖,該表面相被指定為被碳層覆蓋的富鐵相。富含磷和氧的區域表明存在磷酸鋰。這篇研究對碳包覆技術有非常強的前瞻性。(論文標題:Formation of size-dependent and conductive phase 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during carbon co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