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花17萬元左右能買到一臺怎樣的SUV呢?甭管是在自主品牌里,還是在合資市場中選,其實這可選性都還是挺高的。而我們這里選到的是一臺本田CR-V與一臺吉利星越L,它們在目前為止的2024年累計銷量統計中,也剛好排在緊湊型SUV市場的第四、第五的位置,而且銷量差距僅有200多臺而已。基于17萬元的落地價格,我們從中選出了2024款星越L 2.0TD 高功自動兩驅天際版與2023款本田CR-V 240TURBO CVT兩驅活力5座版,它們的落地價均為17.4萬元左右,看看這兩位老對手的表現孰優孰劣。


外觀設計
星越L在設計上顯得更豪氣,標志性的盾形格柵更換為了直瀑式中網,視覺上帶有懸浮感。而整車線條立體而流暢,腰線還完成了對于車尾的環繞,配合后保險杠的閉合鍍鉻裝飾,車輛整體都有更高級的表達。尺寸上,星越L擁有4770/1895/1689mm的長寬高與2845mm的軸距,在緊湊型SUV當中是比較突出的。


本田CR-V則變得更年輕了,格柵會與大燈進行結構融合,并帶有細長條金屬實現橫向貫穿。而下進氣孔也與前保險杠的黑色包圍融合,后者會完成對整個底盤的包裹,并在車尾完成抬升,而它的腰線會更簡單一些,尾部也有高位尾燈增強辨識度。尺寸上,本田CR-V擁有4703/1866/1680mm的長寬高與2701mm的軸距,不如星越L,但也達到了A+級。


內飾設計
星越L通過撞色提升了整個座艙的豪華感,多屏設計帶來更具科技感的豐富交互,副駕等區域則加入了一些玻璃質感面板來進行視覺檔次上的優化。而比起CR-V,這里最重要的優勢除了視覺檔次更高外,還在于它軟包面積明顯更大,也采用撞色覆蓋來提升視覺前衛感。

本田CR-V跟外觀的風格一致,主打的還是實用性,簡單的雙屏尺寸不大,更多操作還是以方向盤與中央布局的物理控制臺為主。除了左側的貫穿出風口會通過一些復古風格中網提升辨識度外,整體都給人一種實用印象,特別是大量保留的物理控制,在易操作性上會比星越L更好一些。

智能科技
信息娛樂上,星越L通過三塊12.3英寸液晶屏搭載了有高通驍龍8155芯片支持的吉利銀河OS 2.0,能實現四區域智能語音交互、手機控制,并實現HiCar手機互聯,而且多生態應用也能在車機上進行拓展、安裝與實用,還支持AR-HUD抬頭顯示系統;盡管本田CR-V的10.1+7.0英寸雙屏在尺寸規格上確實要遜色不少,但它通過搭載Honda Connect智能互聯,還是實現了不少互聯與交互方式的覆蓋,本土應用程序雖不如星越L豐富,但娛樂與實用支持也還是比較到位的。另外,星越L會布局10揚燕飛利仕音響與72色氛圍燈,而本田CR-V只有4個揚聲器。


輔助駕駛上,星越L支持L2級輔助駕駛+540度全景影像,帶有車道保持輔助、交通標志識別,主動安全上還有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以及前方碰撞預警,并帶有6個安全氣囊;而本田CR-V卻只有定速巡航+倒車影像,并實現了全車10個安全氣囊覆蓋,能夠在被動安全上扳回一城。


舒適便捷
雙車均布局了全景天窗、后排獨立出風口、電動外后視鏡等等,雙排座椅均可調節。其中,星越L還提供了感應電動尾門、前排隔音玻璃/后排隱私玻璃、感應雨刷,而方向盤與座椅均覆蓋了皮革,其中,座椅還覆蓋了部分翻毛材質,并支持前排電動調節/加熱/通風,并實現了雙溫區獨立空調;而本田CR-V在材質上比較平庸,但好在還是能通過主動降噪進行一定優化,但綜合舒適性還是不如星越L。


機械硬件
星越L搭載了沃爾沃Drive-E 2.0TD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高功率版本,傳動則匹配了愛信8AT變速箱,能提供175kW(238Ps)的最大功率與350N·m的最大扭矩,能實現215km/h的最高車速,并保持7.70L/100km的WLTC綜合油耗。底盤中,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與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的組合,整體風格還是照顧舒適性更多,行駛穩定性不錯,但操控還是比較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