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價:6G+128G版1399,8G+128G版1599,8G+256G版1799,12G+256G版1999,12G+512G版2199。
首發驍龍4g2領先版,會在下文對這個新處理器做個前瞻。
紅米Note13R屬于線下機,運營商渠道為主,所以不能只看價格,要結合搭配的套餐才能判斷。主打LCD屏素質。
另外這個機型有可能預示了紅米13的規格,因為按照小米的慣例,這幾年紅米數字系列都是紅米NoteR系列的線上版(線上版也就是配置幾乎不變,大幅降低售價)。所以對線上消費者也很有意義,可以對將來的紅米13有個預期。紅米Note13R是紅米12小改而來,可能意味著紅米13相比紅米12改動也不會很多。
競品方面,相近價位主打LCD屏的線下機就只有VivoY200i(12G+256G版線下價1599,低400)。
線上機就選擇紅米自家同樣主打LCD屏的紅米Note12TPro(8G+256G版1099,低700)作參考,幫助理解線上線下的差異。
性能方面
首發驍龍4g2領先版,具體信息還不全,只知道中核頻率提升到2.3GHz,也就意味著最關鍵的單核爆發相比驍龍4g2提升5%。GPU沒有信息,我的判斷是提升也會非常有限,參考之前驍龍8g2領先版也是提升微小,而且驍龍4g2本身的GPU頻率就夠高了,再高徒增成本,對消費者來說還不討好。
最近還有一個GPU提升非常大的驍龍4系新處理器,我在數據庫里已經注意它了,CPU也是2.3GHz,但它應該不是驍龍4g2領先版,GPU計算單元對不上。過幾天再對它做個前瞻。
上圖預估了驍龍4g2領先版的位置,單核爆發加強之后超越驍龍695成為入門價位的CPU最強(雖然這個紅米Note13R不是入門價位,但它的線上版如果真是紅米13的話,那肯定會是入門價位)。對游戲需求不高或者沒游戲需求,傾向于流暢度需求的人群最合適。
GPU部分我認為還是入門價位最弱的,應該不會加強到天璣6000系的水平。有游戲需求在入門價位還是選天璣6000系的機型吧。
總得來說我認為驍龍4g2領先版就是一次很小幅的改進。紅米Note13R和它最大競品VivoY200i不會有本質性能體驗區別。在線下機里,如果是性能需求為主,那VivoY200i的價位很適合驍龍4g2,紅米Note13R貴太多了,所以就必須考慮能從套餐上省回多少錢,套餐省錢能抵消它和VivoY200i差價的話再考慮。但這兩個主打LCD屏的機型,在線下機里都不以性能見長,性能需求比屏幕高的話,那線下機里最合適的是榮耀X50,現在線下渠道價只比VivoY200i貴100,驍龍6g1處理器,性能比上圖兩機型強太多了。
論起未來線上機紅米13的話,它應該主要就面臨天璣6100+和天璣6300機型的競爭,那樣的話判斷起來就不復雜,傾向流暢度驍龍4g2領先版是真明顯領先,反過來天璣6000系的機型游戲明顯領先。
另外紅米Note13R支持擴展存儲卡,最高擴展1T空間。VivoY200i則不支持。
影像方面
這兩個主打LCD屏的機型影像也極其平庸,和幾百價位的紅米13C幾乎是同款主攝方案,只是軟件調教稍好,但這價位的線下機也別指望能多用心調,前攝也是湊數級,反正能用,別想太多。
在附近價位的線下機里,影像最強的還是榮耀X50,最關鍵的主攝進光量比這兩個機型高128%,翻倍碾壓。所以榮耀X50能在線下機里成為銷量第 一,年銷千萬級,也是有原因的,確實在線下機里非常能打。
如果紅米13也是類似的影像配置,那倒也正常,紅米在同價位線上機里有主打影像的紅米Note13了,紅米13影像弱換別的優勢是合理的產品線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