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新勢力與傳統大廠開發的新能源品牌進入到中型車市場,合資產品的傳統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國產新能源,在2024年4月所統計出來的銷售數據當中,卻僅有一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入圍TOP10,而所有自主產品也不過2款,這里,我們就來看看這4月中型車銷量TOP10都有哪些車吧。
隨著經營環境與國內市場價格戰等狀況的出現,特斯拉Model 3出現了大幅下挫,大量持幣待購的用戶使得其難以兌現產品優勢,最終未能進入到前十。而在中型車市場冠軍位置上取代特斯拉的,便是大眾帕薩特(18.19-24.33萬元),這款老牌勁旅在2024年的前4個月中三次奪冠,其號召力可見一斑。除了大眾所帶來的高質量核心三大件之外,隨著新一代車型發布而帶來的舊款大幅優惠,也是大量用戶在近期進行抄底入手的關鍵。
同樣受到迭代促銷狀況影響而實現銷量反彈的還有大眾邁騰(18.69-25.39萬元),其在本月排在第3名。雖說較去年底,車輛的銷售成績單還是不那么好看,但在最近幾個持續下行的車市淡季,能夠跑贏大勢,本身就說明了車輛的綜合競爭力。盡管邁騰沒有帕薩特的星空版套件,但整體定位比帕薩特更高、德系血統更濃的它,在動態表現上還是更勝一籌,只不過由于后者此前的改款力度更大、設計上更前衛,加上座椅按摩等高級功能,這銷量差距便源自于此。
BBA當中的34C三款車型也都進入到了TOP10,其中,寶馬3系(29.99-39.99萬元)高居第2名,而奔馳C級(33.32-38.06萬元)、奧迪A4L(32.18-40.08萬元)則分居第5名、第8名,通過三款車型中唯一提供標準軸與長軸距兩種國產選項,擁有更出色操控樂趣與年輕化設計的寶馬3系,保持了更強的市場號召力,也通過擴大消費群體覆蓋面的方式實現了BBA中的最高銷量。
而奔馳C級、奧迪A4L雖然擁有更大力度的終端優惠,但由于寶馬3系在上一次迭代中實現了大幅度舒適性優化,這使得奔馳C級的優惠幅度大不如前。而且其對于經濟性的偏向,使得它在動力性能上也比不上寶馬3系。至于說奧迪A4L,遲遲未能換代使得它的內外設計與車載智能都被兩位對手遠遠甩開,空有直線上的性能優勢卻無法再建立起綜合競爭優勢,賣不贏“3C”也就不奇怪了。
在傳統中型車市場冠軍陣容里,本田雅閣(17.18-20.68萬元)與豐田凱美瑞(17.98-22.88萬元)分別排在第4名、第7名,由于雅閣率先完成換代,新一代車型已經逐漸完成了終端市場的優惠價格提高,而剛剛完成換代的豐田凱美瑞也像Model 3一樣遭遇著持幣待購的情況,這也使得雅閣在前4個月重新取得了在老對手面前的競爭優勢。不過,隨著凱美瑞進入到更具“電氣化”風格的新一代,其從智能到效能都將再度提升,等到新一代車型降價,恐怕雅閣就懸了。
除了雅閣與凱美瑞之外,“日系三劍客”中的另一位也順利入圍TOP10,它就是排在第9名的日產天籟(17.98-23.98萬元)。剛剛推出了紀念車型黑金版的天籟,在三劍客里一直都扮演著運動選手的角色,盡管沒有提供混動選項,但2.0L的高效率、2.0T的高性能,再加上其在座椅舒適方面的獨到見解,反而讓它避開了兩位對手的“舒適區”,從而得以保持市場地位。
在中型轎車TOP10之中,唯一的新能源車型不是來自新勢力或新品牌,而是來自紅旗的紅旗E-QM5(16.58-23.98萬元),它排在了第10名。不過,這款車型是一臺比較特殊的商務用車,它更多服務于公共出行領域,換句話說,就是與一些出行科技公司合作的大單采購,主打空間舒適,家庭選擇它的少之又少。不過,隨著它在過去兩年改款中,通過PLUS車型帶來了大幅巡航提升,又更新了特供公共出行市場的出行版,這銷售量增長便是來自于此。
此外,紅旗H5(15.98-22.58萬元)也來到了第6名的位置,盡管紅旗所帶來的HEV版本貢獻不多,但1.5T、2.0T、1.5T HEV三種動力選項,還是讓這款自主豪華轎車提供了豐富的可選性,加上車輛豪氣且前衛的外觀、優于同級的空間,能夠暫時超越凱美瑞等車也就不難理解了。
寫在最后
相比于入門級市場,中型車市場的準入門檻其實更高,這不光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對于汽車廠商來說同樣如此。盡管最近一年,自主廠商是集體入局新能源中型車市場,但對于這個新市場的消費者來說,對于“低耗”這件事的訴求不會那么強烈,而燃油車市場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優惠力度,這也就導致了傳統合資產品的強勢,也進一步凸顯了豪華汽車品牌的固有優勢。看來,國產的新能源中型車想要“攻陷”傳統市場,看來還要些市場來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