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信出版集團聯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邀請到凱文·凱利(K.K.)來到中國,展開一場精彩的線下對談。讀者們熟悉的K.K.,是《連線》雜志的創始主編,是《失控》《必然》《5000天后的世界》等暢銷書的作者。除了科技預言式寫作,去年K.K.也正式出版了一本凝結了他 70 年人生經驗的智慧箴言錄——《寶貴的人生建議》。
現場,K.K. 以《What's Next:in AI and Digital World》為主題帶來了他對于全球科技下一步發展趨勢的深入思考和精彩見地,討論了關于誰是AI的第一批使用者、AI與人類所產生的情感羈絆等問題。
?以下是凱文·凱利演講實錄:
作者:凱文·凱利
轉自:中國地產基金百人會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見到各位。
?目前,技術領域的重要趨勢,正在對全球的經濟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大家可能都已經猜到了是什么——人工智能。
?實際上我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并不深刻,并沒有挖掘到人工智能實際存在的更多發展可能性。
?我們來談論一種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把技術置于場景下的可能性的延伸,并不是單純的預測。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確,世界上不只有一種AI,不同的行業行業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認知,也就意味著會有非常多紛繁各異的AI,這就像世界上存在各種物種的動物一樣。
?如果把眾多截然不同的動物智能和機器智能匯總,我們會發現人類的智能發展并不是核心或者唯一。事實上,白癡和天才之間的區別并沒有那么大。
?在圖譜當中存在著成千上百萬的不同的智能,所以想擁有通用智能的想法是一種誤導,就像我們在生物的譜系當中,也并不是處在最核心的位置,地球也并不在太陽系,或者是宇宙或者是銀河系的核心,我們都是處在一個邊緣的位置,智能也是一樣。
?我們與AI的關系可以從四種模式來思考。
?AI為人類提供完全跳脫的思維方式
?第一種叫人造外星人。AI就像是降臨到地球上的外星人一樣,但是它是由人類來進行設計和編程制造的,可能超過了人類的智能,也有可能有認知。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并不像人,他們是一個硅基生物,有不同的認知和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的不同,可能就構成了AI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這并不是差錯,而是特點,甚至是優勢,他們可能會有創造性的思維,用完全不同于人的思維去做決策。
?在新經濟的時代,不同的思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要在一個互聯的世界生存,可能很難出現完全不同的、跳脫于所有人的思維方式,但是AI就可以做到,它可以幫助人們跳出常規思維,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去思考。所以我覺得AI中存在一些像ET這樣的很聰明的智能體。
?在過去的幾年有一個讓人們很驚喜或者驚訝的事情發生——以前我們會覺得電腦或機器是沒有辦法做有創造力的事情的,但隨著新的AI的應用,人們發現機器也是可以產生創造力的。但是這些創造力并非是空穴來風,他們必須有人去給AI做出提示,那么這些人就叫做提示工程師。
?在過去的幾年我也一直在研究AI甚至是與AI共事,我嘗試和AI共創一些東西。所以在新的時代,可能提示工程師將成為新一代的藝術家,他們和AI共同創造,我甚至把他們稱為AI耳語者。
?真正優秀的AI提示工程師或耳語者,他們可能要花一千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和AI共事,他們用的AI和我們是一樣的,但是他們卻可以通過創造性的提示讓AI去創作出非凡的東西,因為他們花了超過一千小時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這就像是精通一門技藝一樣,精益求精,熟能生巧。
?同時他們也有一定的天賦,可以去了解AI背后的運作機制,現在招聘網站上已經可以看到這樣的招聘信息了,年薪最高可以達到30萬美元,這是給最優秀的人才所提供的機會。
?之所以能給這么高的薪資,是因為要成為一個優秀的AI提示工程師是需要大量的練習和非常深厚的知識積淀和技術積淀的,大家現在也都會用一些開放的AI工具,你會發現提示確實非常的重要。
?你需要去了解AI背后的思考鏈條,你需要讓AI一步一步地去跟著你的思考。我們也發現了,現在AI的注意力非常短,他沒有辦法跟進一個很長的思維,所以你就必須把思維打碎,然后一步一步地喂給AI,這樣才可以幫助AI實現一些復雜的任務。